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土质学论文--土质改良学论文

安康机场改良膨胀土特性及改良土路基沉降变形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20页
   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6页
     ·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·膨胀土微结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膨胀土路基沉降与膨胀变形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8-20页
第二章 改良膨胀土特性研究第20-46页
   ·改良膨胀土基本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第21-27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比重试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界限含水量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胀缩等级划分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击实特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·改良膨胀土胀缩特性试验研究第27-38页
     ·胀缩性指标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无荷膨胀率试验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有荷膨胀率试验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收缩试验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水泥和石灰改良土胀缩总率计算第36-38页
   ·改良膨胀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承载比试验第39-41页
   ·改良膨胀土固结压缩试验研究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压缩性指标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固结压缩试验数据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6页
第三章 膨胀土改良后微结构变化研究第46-70页
   ·扫描电镜试验第46-50页
     ·实验简介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图像处理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·基于GIS微结构分形研究第50-56页
     ·分形理论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分形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图像分形处理结果第52-56页
   ·改良膨胀土微结构特征分析第56-64页
     ·不同放大倍数微结构特征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·微结构定量分析参数选取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改良土孔隙大小定量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改良土孔隙面积定量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改良土孔隙分形维数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·改良膨胀土微结构与工程性质间关系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  ·改良膨胀土微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·改良膨胀土微结构与胀缩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·小结第68-70页
第四章 膨胀土胀缩变形原理及改良机理分析第70-80页
   ·膨胀土胀缩变形机理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  ·晶格扩张理论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双电层理论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有效应力理论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·膨胀土改良机理研究第73-75页
     ·水泥改良机理研究第73-74页
     ·石灰改良机理研究第74-75页
   ·膨胀土改良机理与工程性质间关系第75-78页
     ·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·胀缩变形性质改良机理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·小结第78-80页
第五章 改良膨胀土路基变形计算第80-99页
   ·路基沉降计算原理第80-81页
   ·有限元法路基沉降计算第81-87页
     ·沉降计算几何模型第81-82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沉降计算方法第82-83页
     ·计算参数的近似确定第83-84页
     ·路基沉降变形量计算第84-87页
   ·分层总和法路基沉降计算第87-94页
     ·分层总和沉降计算方法第87-88页
     ·路基沉降变形量计算第88-93页
     ·路基沉降变形量比较第93-94页
   ·路基膨胀变形量计算第94-97页
     ·膨胀变形量关系式第94-96页
     ·改良膨胀土膨胀变形量计算及分析第96-97页
   ·小结第97-99页
第六章 结论第99-102页
   ·结论第99-100页
   ·建议第100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8页
附录第108-111页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1-112页
致谢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晚渐新世—早中新世碳酸盐岩发育条件分析
下一篇:酒西盆地石油沟油田古近纪白杨河组沉积相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