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图表目录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广义博物馆观念 | 第11-12页 |
·木版年画 | 第12页 |
·安阳地区 | 第12页 |
·木版年画收藏展示 | 第12页 |
·当前研究状况 | 第12-16页 |
·博物馆学 | 第13-14页 |
·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| 第14-15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保护 | 第15-16页 |
·木版年画与博物馆 | 第16页 |
·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2 安阳木版年画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8-33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概况 | 第18-27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的分布 | 第19-20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的内容 | 第20-26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的特色 | 第26-27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发展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生产与使用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发展现状——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比较 | 第28-30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现状原因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思想观念的变化 | 第31-32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 安阳木版年画收藏展示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33-49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收藏展示现状 | 第33-34页 |
·安阳木版年画收藏展示主要措施——以安阳博物馆为例 | 第34-38页 |
·木版年画的物质化收藏 | 第34-36页 |
·木版年画的非物质文化解读 | 第36-37页 |
·木版年画的社会传播 | 第37-38页 |
·木版年画收藏展示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8-49页 |
·传统博物馆的观念转变 | 第38-44页 |
·专题型博物馆建设 | 第44-46页 |
·活态文化遗产的符号化倾向 | 第46-49页 |
4 广义博物馆观念下木版年画的收藏展示研究 | 第49-61页 |
·木版年画的整体性收藏 | 第49-51页 |
·木版年画馆内收藏体系的形成 | 第50页 |
·木版年画馆外收藏体系的建立 | 第50-51页 |
·木版年画的活态化保存 | 第51-54页 |
·开放式博物馆概念的提出 | 第52页 |
·木版年画开放式博物馆建设的构想 | 第52-54页 |
·木版年画的多形式展示 | 第54-56页 |
·以公众为依托建构展览的社会文化体系 | 第54-55页 |
·以社会为依托使展览走出博物馆 | 第55-56页 |
·木版年画的开放性保护 | 第56-57页 |
·努力开放木版年画的研究 | 第56-57页 |
·积极发展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 | 第57页 |
·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| 第57-59页 |
·构筑木版年画数字化资源库 | 第58页 |
·形成木版年画的网络传播 | 第58-59页 |
·博物无馆——寻求博物馆的协同作用 | 第59-61页 |
·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| 第59页 |
·博物馆与其它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| 第59-61页 |
5 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附录A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| 第67-69页 |
附录B 安阳地区木版年画普查调查表 | 第69-70页 |
附录C 安阳木版年画收藏展示现状调查表 | 第70-71页 |
附录D 春节习俗调查问卷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