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--森林生态系统论文

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1 引言第8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·森林生物量研究概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生物量研究方法简述第11页
   ·碳储量研究概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·碳汇的定义第11页
     ·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现状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 研究区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·自然条件第16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第16页
     ·地貌第16页
     ·气候第16页
     ·土壤第16页
   ·主要森林类型概述第16-17页
3 研究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·样地设置第17-18页
   ·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林木层样品的采集第18页
     ·下木植被层样品的采集第18页
     ·枯落物层样品的采集第18页
     ·木质残体层样品的采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土壤样品的采集第19页
   ·有机含碳率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植被有机含碳率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·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·数据计算及处理第20-21页
4 结果与分析第21-52页
   ·林木层碳密度特征第21-27页
     ·林木层生物量分布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林木层含碳率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林木层碳密度分布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·下木植被层碳密度特征第27-39页
     ·下木植被层生物量分布第27-31页
     ·下木植被层含碳率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·下木植被层碳密度分布特征第34-39页
   ·枯落物层碳密度特征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枯落物层生物量分布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枯落物层含碳率及碳密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枯落物层的含碳率变异性第41页
     ·枯落物层的碳密度差异性分析第41页
   ·木质残体层碳密度特征第41-46页
     ·木质残体层生物量分布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木质残体层含碳率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木质残体层碳密度分布特征第44-46页
   ·土壤层碳密度特征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土壤层有机碳含量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·兴安落叶松林总生物量、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第48-52页
     ·兴安落叶松不同林分类型总生物量与总碳密度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总碳储量第51-52页
5 结论第52-53页
   ·生物量分配特征第52页
   ·不同碳库层的加权平均含碳率第52页
   ·兴安落叶松不同林分类型碳密度第52-53页
   ·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总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第53页
6 讨论第53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2页
作者简介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蒙古通辽市开鲁镇道路绿化现状调查分析
下一篇: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因子及多胺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