缔约意思表示错误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1 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界定 | 第11-19页 |
·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缔约意思表示错误内涵 | 第11-15页 |
·大陆法系中缔约意思表示错误内涵 | 第11-13页 |
·英美法系中缔约意思表示错误内涵 | 第13页 |
·小结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对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释义 | 第15-17页 |
·必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时 | 第15页 |
·主体同时包括表意人和受领人 | 第15-16页 |
·非出于表意人与对方的故意 | 第16页 |
·是一种法定状态 | 第16-17页 |
·缔约意思表示错误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| 第17-19页 |
·缔约意思表示错误与真意保留 | 第17-18页 |
·缔约意思表示错误与虚伪表示 | 第18页 |
·缔约意思表示错误与欺诈 | 第18-19页 |
2 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类型考察 | 第19-28页 |
·德国法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主要分类 | 第19-23页 |
·动机错误 | 第19-20页 |
·内容错误 | 第20-21页 |
·表达错误 | 第21-22页 |
·传达错误 | 第22-23页 |
·受领错误 | 第23页 |
·美国法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主要分类 | 第23-25页 |
·双方性错误 | 第23-25页 |
·单方性错误 | 第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8页 |
·德国法与美国法具体分类的区别 | 第25-26页 |
·德国法与美国法具体分类的联系 | 第26-27页 |
·选取德国法与美国法进行类型化考察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3 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救济 | 第28-38页 |
·缔约意思表示错误可获救济的条件 | 第28-32页 |
·错误的严重性 | 第28-29页 |
·错误的可辨认性 | 第29-31页 |
·表意人无重大过失 | 第31-32页 |
·错误风险尚未分配 | 第32页 |
·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救济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 | 第33页 |
·撤销合同 | 第33-34页 |
·变更合同 | 第34-35页 |
·废止合同 | 第35页 |
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| 第35-38页 |
·返还财产 | 第35-36页 |
·损害赔偿责任 | 第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8页 |
4 我国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立法与完善 | 第38-50页 |
·我国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立法现状 | 第38-40页 |
·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 | 第38-39页 |
·重大误解的类型 | 第39页 |
·重大误解的救济方法及法律后果 | 第39-40页 |
·我国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立法存在的不足 | 第40-44页 |
·“重大误解”的法律用语不够准确 | 第40-41页 |
·重大误解可获救济的条件不够明确 | 第41-42页 |
·重大误解的救济方法规定混乱模糊 | 第42-44页 |
·我国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立法完善建议 | 第44-50页 |
·在立法中确立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概念 | 第44-45页 |
·选择德国二元立法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缔约意思表示错误可获救济的条件 | 第46-47页 |
·丰富缔约意思表示错误的救济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界定赔偿请求权的范围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