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6页 |
(一)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 著作类 | 第11-13页 |
2. 论文类 | 第13-14页 |
3.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4页 |
(三) 本文结构 | 第14-16页 |
一、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法理分析 | 第16-25页 |
(一)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1. 文化权利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(二)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性质 | 第18-21页 |
1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普遍权利还是特殊权利 | 第18页 |
2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集体权利还是个体权利 | 第18-19页 |
3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公权还是私权 | 第19页 |
4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性质评述 | 第19-21页 |
(三)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价值分析 | 第21-22页 |
1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确认功能 | 第21页 |
2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规范功能 | 第21-22页 |
3.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保障功能 | 第22页 |
(四)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主要机制 | 第22-25页 |
1. 立法机制 | 第23页 |
2. 执法机制 | 第23页 |
3. 司法机制 | 第23-24页 |
4. 法律监督机制 | 第24-25页 |
二、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问题 | 第25-28页 |
(一) 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——以丽江古城为例 | 第25页 |
(二)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 | 第25-26页 |
(三)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1. 商业化问题 | 第26-27页 |
2. 庸俗化问题 | 第27页 |
3. 原生环境被破坏 | 第27-28页 |
三、国外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经验及启示 | 第28-32页 |
(一) 美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 | 第28-29页 |
1. 美国民族构成概况 | 第28页 |
2. 美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简述 | 第28-29页 |
(二) 加拿大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 | 第29-30页 |
1. 加拿大民族构成概况 | 第29页 |
2. 加拿大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简述 | 第29-30页 |
(三) 前苏联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 | 第30-31页 |
1. 前苏联民族构成概况 | 第30页 |
2. 前苏联少数民文化权利概述 | 第30-31页 |
(四) 经验与启示 | 第31-32页 |
四、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对策 | 第32-37页 |
(一) 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立法对策 | 第32-33页 |
1. 完善宪法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| 第32页 |
2. 完善《民族区域自治法》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| 第32-33页 |
3. 完善其他法律规章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| 第33页 |
4. 完善地方法律规章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| 第33页 |
(二) 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司法对策 | 第33-35页 |
1.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主体 | 第33-34页 |
2. 明确诉讼性质 | 第34页 |
3. 重视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司法过程中的运用 | 第34-35页 |
(三) 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行政对策 | 第35-37页 |
1. 深入开展全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 | 第35页 |
2. 完善非物质文化名录制度 | 第35-36页 |
3. 完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制度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注释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