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归有光古文文法论之论“立意” | 第10-17页 |
一、 主理 | 第10-12页 |
二、 奇巧 | 第12-15页 |
三、 高远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归有光古文文法论之论“结构” | 第17-22页 |
一、 结构的整体性 | 第17-18页 |
二、 结构的循序性 | 第18页 |
三、 结尾的重要性 | 第18-22页 |
第三章 归有光古文文法论之论“文势” | 第22-28页 |
一、 论文脉 | 第22-23页 |
二、 论字法 | 第23-25页 |
三、 论句法 | 第25-28页 |
第四章 归有光古文文法论的时代意义 | 第28-33页 |
一、 对古文理论构建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二、 对科举文风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三、 对桐城派散文创作理论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9页 |
后记 | 第39-4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