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一种实践:科幻战争电影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境遇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科幻战争电影的“存在”与“缺席” | 第12-17页 |
一 “历史存在”:科幻战争电影的发展轨迹 | 第12-14页 |
二 “逻辑存在”: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出现的必然性 | 第14-17页 |
三 “缺席”:一种不自觉的实践 | 第17页 |
第二节 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的三要素:战争、科幻与受众 | 第17-20页 |
一 战争与科幻 | 第18-19页 |
二 受众与科幻战争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的类型研究 | 第20-33页 |
第一节 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“类型化”发展的三个时期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作为类型电影的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的特点 | 第22-30页 |
一 虚构的梦幻般的战争事件 | 第22-25页 |
二 对英雄人物的重新认识 | 第25-28页 |
三 爱情、武器与宗教——科幻战争电影绕不开的元素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与其他亚类型电影的不同 | 第30-33页 |
一 内涵不同 | 第31页 |
二 着力点不同 | 第31-32页 |
三 “美国化”的效果不同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审美价值:受众的幻象营造与心理认同 | 第33-44页 |
第一节 因为“逼真”所以相信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受众的幻想与渴望 | 第34-39页 |
一 观众在幻想中对战争的渴望 | 第35-37页 |
二 观众从影片中获得的心理满足 | 第37-39页 |
第三节 武神的狂想 | 第39-44页 |
一 狂想的基础——科幻与现实的交织 | 第40-42页 |
二 异化的狂想:“嗜血”的表演者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意识形态:好莱坞科幻战争电影与美国国家意识形态 | 第44-47页 |
第一节 沿袭传统: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 | 第44-46页 |
第二节 开辟新径:“新帝国体系”的缔造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注释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