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| 第17-35页 |
·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 | 第17-22页 |
·房地产的属性 | 第17-18页 |
·房地产市场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房地产市场的参与方 | 第19-22页 |
·房地产市场所处的环境 | 第22-24页 |
·城镇化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·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变化 | 第23-24页 |
·房地产住宅市场的建设现状 | 第24-29页 |
·住房体系的发展历程 | 第24-26页 |
·商品性住房建设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房地产住宅市场问题分析 | 第29-34页 |
·市场运行过热 | 第29-31页 |
·供需结构不合理 | 第31页 |
·资金运作困难 | 第31-32页 |
·土地市场不规范 | 第32-33页 |
·其他衍生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分析 | 第35-47页 |
·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必要性 | 第35-40页 |
·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因果循环图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杠杆解分析及优化 | 第38-40页 |
·梯度化供应结构设计 | 第40-44页 |
·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要素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土地供应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资金来源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政府与开发商共建保障性住房的博弈分析 | 第47-57页 |
·基本理论 | 第47-50页 |
·基本要素 | 第47-48页 |
·博弈的类型 | 第48-49页 |
·非合作博弈下的纳什均衡 | 第49-50页 |
·共建保障性住房的博弈情景 | 第50-51页 |
·模型的基本要素及假设 | 第51-52页 |
·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| 第52-54页 |
·博弈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研究 | 第57-69页 |
·建设模式分析 | 第57-62页 |
·BT建设模式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适用条件 | 第58-60页 |
·实施方式 | 第60页 |
·优势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BT模式的特点及主要风险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BT模式的特点 | 第62-63页 |
·主要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| 第63页 |
·BT合同主要条款分析 | 第63-68页 |
·BT合同的核心内容 | 第63-66页 |
·完全BT方式下的主要合同条款设计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