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玉辞赋艺术论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楚国宫廷的娱乐风气及宋玉其人考论 | 第14-20页 |
(一) 楚国宫廷的娱乐风气 | 第14-17页 |
(二) 宋玉其人考论 | 第17-20页 |
二、宋玉辞赋的存佚情况及题材内容 | 第20-31页 |
(一) 宋玉辞赋的存佚情况 | 第20-25页 |
1. 宋玉辞赋的流传过程 | 第20-21页 |
2. 宋玉辞赋的辨伪与辨真 | 第21-23页 |
3. 宋玉辞赋与宋玉故事的合一 | 第23-25页 |
(二) 宋玉辞赋的题材内容 | 第25-31页 |
1. 抒写屈原命运 | 第25-26页 |
2. 反映宫廷生活 | 第26-27页 |
3. 刻画山川自然 | 第27-28页 |
4. 描绘美人艳遇 | 第28-29页 |
5. 寓意游戏治国 | 第29页 |
6. 辩解失意遭际 | 第29-31页 |
三、宋玉辞赋的创作特点及艺术风貌 | 第31-47页 |
(一) 宋玉辞赋的创作特点 | 第31-34页 |
1. 体裁:骚赋并存,杂有散文 | 第31-32页 |
2. 题材:凡所提及,多有所本 | 第32-33页 |
3. 写法:即兴对问,修饰成文 | 第33-34页 |
(二) 宋玉辞赋的艺术风貌 | 第34-47页 |
1. 推崇悲美 | 第35-37页 |
2. 偏好奇丽 | 第37-40页 |
3. 追求谐趣 | 第40-43页 |
4. 坚持谲谏 | 第43-47页 |
四、宋玉辞赋的创作渊源 | 第47-59页 |
(一) 《庄子》与宋玉辞赋的相通处 | 第47-50页 |
(二) 屈原作品对宋玉辞赋的孕育 | 第50-53页 |
(三) 《山海经》中赋的因子 | 第53-55页 |
(四) 策士言论与宋玉的辞赋创作 | 第55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