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调整心衰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阴阳两虚、痰瘀水停证的临床观察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中英文缩写对照表第9-10页
引言第10-11页
第一部分 临床资料与方法第11-22页
 1 临床资料第11-19页
   ·病例来源第11页
   ·病例分组第11-12页
   ·诊断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·纳入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·排除标准第14页
   ·剔除标准第14-15页
   ·脱落标准第15页
   ·终止试验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·评分标准及分级标准第16-19页
 2 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·病例分组方法第19页
   ·治疗方案第19-20页
   ·观察指标第20-21页
   ·对照方法与统计学处理第21-22页
第二部分 结果与分析第22-27页
 1 临床疗效比较第22-24页
   ·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22页
   ·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·心衰积分比较第23页
   ·心衰积分疗效比较第23-24页
 2 不同理化检测指标比较第24-26页
   ·治疗前后BNP水平的比较(x±s)第24页
   ·治疗前后LVEF水平比较(x±s)第24-25页
   ·治疗前后晨空腹血糖值比较(x±s)第25页
   ·治疗前后HBA1C值比较(x±s)第25-26页
 3 安全性监测第26-27页
第三部分 讨论第27-38页
 1 中医学概论第27-31页
   ·中医学相关病症名第27页
   ·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第27-30页
   ·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概况第30-31页
 2 西医学冠心病并糖尿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第31-34页
   ·概念及流行病学第31-32页
   ·病因及发病机制第32-33页
   ·西医药治疗困境第33页
   ·心衰理化指标意义第33-34页
 3 调整心衰方第34-38页
   ·调整心衰方特点第34-36页
   ·调整心衰方疗效第36-38页
问题与展望第38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附录一 临床观察表第44-48页
附录二 随机数字表第48-49页
附录三 文献综述第49-57页
 参考文献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补肺健脾饮治疗RRTI患儿(肺脾气虚证)的临床研究
下一篇:补肾活血汤对去势大鼠腰椎间盘组织中白介素-1干预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