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适用和思考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盗窃犯罪的刑法修改 | 第11-19页 |
第一节 盗窃犯罪的刑法修改 | 第11-14页 |
一、 新增盗窃罪刑罚范围的扩大 | 第12-13页 |
二、 盗窃罪最高刑的降低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原因 | 第14-17页 |
一、 新增盗窃罪刑罚扩大的原因 | 第14-16页 |
二、 盗窃罪最高刑降低的原因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价值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适用 | 第19-26页 |
第一节 入户盗窃的司法认定 | 第19-22页 |
一、 户的认定 | 第19-21页 |
二、 入户盗窃的认定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携带凶器盗窃的司法认定 | 第22-24页 |
一、 凶器的认定 | 第22-23页 |
二、 携带凶器盗窃的认定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扒窃的司法认定 | 第24-26页 |
一、 扒窃的一般理解 | 第24-25页 |
二、 扒窃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三、 扒窃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| 第26页 |
第三章 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再思考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盗窃犯罪刑法修改产生的不协调 | 第27-29页 |
一、 与其他法律的不协调 | 第27-28页 |
二、 与犯罪概念后的但书规定和刑法个罪规定不协调 | 第28页 |
三、 与盗窃犯罪的原有设置不协调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盗窃犯罪刑法修改不协调的思考 | 第29-31页 |
一、 新增三种盗窃犯罪是否合理 | 第29-30页 |
二、 新增三种盗窃犯罪对社会是否有利 | 第30页 |
三、 新增盗窃犯罪对被告人是否公平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盗窃犯罪立法协调的构想 | 第31-36页 |
一、 限定三种新增盗窃犯罪行为的适用范围 | 第31-33页 |
二、 限定三种新增盗窃行为的入罪条件 | 第33-35页 |
三、 限定新增盗窃犯罪行为的扩张性适用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后记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