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9页 |
·本课题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家风险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·国家风险的构成及分类 | 第14页 |
·国家风险的评价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国家风险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6页 |
·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国家风险的理论分析 | 第19-29页 |
·国家风险的定义 | 第19-21页 |
·国家风险的传统定义 | 第19页 |
·主权风险、政治风险、国家风险的比较与区分 | 第19-21页 |
·国家风险的构成要素 | 第21-25页 |
·政治风险 | 第21-23页 |
·经济风险 | 第23页 |
·金融风险 | 第23-24页 |
·社会风险 | 第24-25页 |
·自然风险 | 第25页 |
·国家风险的表现形式 | 第25-27页 |
·国际贸易领域 | 第25页 |
·跨国信贷领域 | 第25-26页 |
·对外投资领域 | 第26-27页 |
·国家风险的发展趋势 | 第27-29页 |
·恐怖主义风险 | 第27页 |
·区域性风险 | 第27-28页 |
·第三国干预风险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国家风险的评估 | 第29-41页 |
·定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完全定性分析 | 第29页 |
·结构定性分析 | 第29页 |
·打分卡 | 第29-30页 |
·定量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判别分析法 | 第30-31页 |
·LOGIT/PROBIT模型分析 | 第31页 |
·线性回归分析法 | 第31-32页 |
·CAPM模型分析 | 第32页 |
·政治不稳定性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3-39页 |
·专业风险评级机构 | 第33-36页 |
·主权信用评级体系 | 第36-38页 |
·国际金融期刊评级指数 | 第38-39页 |
·国家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与总结 | 第39-41页 |
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较 | 第39页 |
·国家风险评级结果的一致性 | 第39-40页 |
·主流评级机构的核心评价指标总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国家风险分析 | 第41-55页 |
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| 第41-44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| 第41-42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特点 | 第42-43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构成 | 第43-44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 | 第44-46页 |
·保障国家能源、资源安全 | 第44-45页 |
·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| 第45页 |
·使巨额外汇储备回归合理水平 | 第45-46页 |
·国家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| 第46-55页 |
·研究对象的选取 | 第46-47页 |
·模型与数据说明 | 第47-48页 |
·回归结果分析和检验 | 第48-53页 |
·实证研究结论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5-59页 |
·结论 | 第55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国家风险的政策建议 | 第55-59页 |
·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| 第56-57页 |
·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