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第一章 《山海经》概述 | 第14-24页 |
第一节 中西方关于神话概念的内涵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《山海经》探源 | 第17-20页 |
第三节 《山海经》的神话属性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 《山海经》中悲剧形象 | 第24-42页 |
第一节 中西方关于悲剧相关概念 | 第24-27页 |
第二节 《山海经》中悲剧形象的意识特征 | 第27-34页 |
第三节 《山海经》中悲剧形象的龙族精神 | 第34-42页 |
第三章 《山海经》中悲剧形象类型 | 第42-58页 |
第一节 自然斗争之悲剧形象 | 第42-49页 |
第二节 政治斗争之悲剧形象 | 第49-53页 |
第三节 生活斗争之悲剧形象 | 第53-58页 |
第四章 《山海经》中悲剧形象蕴含的价值 | 第58-72页 |
第一节 宗教学价值 | 第58-62页 |
第二节 美学价值 | 第62-66页 |
第三节 哲学价值 | 第66-72页 |
第五章 《山海经》中悲剧形象的影响 | 第72-90页 |
第一节 对后代神怪小说的影响 | 第72-81页 |
第二节 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| 第81-90页 |
结语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10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0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