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市现代渔业发展现状和规划策略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4页 |
1 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| 第12-27页 |
·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水产养殖业的地位 | 第12页 |
·水产养殖业的特点 | 第12页 |
·水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| 第12-13页 |
·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| 第13-14页 |
·淡水养殖业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行业协会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水产养殖业面临挑战 | 第16-18页 |
·可持续发展 | 第16页 |
·产品质量安全 | 第16-17页 |
·科技水平滞后 | 第17-18页 |
·和谐渔业的建设 | 第18页 |
·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18-24页 |
·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| 第18-20页 |
·养殖品种种质退化 | 第20页 |
·病害防治水平落后 | 第20-22页 |
·饲料研究及其产业发展落后 | 第22-23页 |
·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| 第23-24页 |
·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| 第24-27页 |
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| 第24-26页 |
·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定义 | 第26页 |
·水产养殖规划的可持续性特征 | 第26页 |
·水产养殖规划可持续性的原则 | 第26-27页 |
2 水产养殖规划的实施现状 | 第27-34页 |
·水产养殖规划的分类 | 第27-29页 |
·按规划的行政层次分 | 第27-28页 |
·按规划的水域性质分 | 第28页 |
·按养殖的品种分 | 第28页 |
·按养殖模式分 | 第28页 |
·按级别分 | 第28-29页 |
·水产养殖规划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·规划的不确定性 | 第29-30页 |
·水产养殖规划的实施与项目的关系 | 第30页 |
·制定和实施现状 | 第30页 |
·水产养殖规划存在问题 | 第30-34页 |
·规划基础与规划实施间存在不协调性 | 第30-32页 |
·缺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节 | 第32页 |
·规划的实施效果不佳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南阳市水产养殖及规划现状 | 第34-42页 |
1 南阳市概况 | 第34-35页 |
·南阳市地理位置 | 第34页 |
·自然地理 | 第34页 |
·自然资源 | 第34-35页 |
·气象水文 | 第35页 |
·气象 | 第35页 |
·水文 | 第35页 |
2 水产养殖现状和突出问题 | 第35-37页 |
·水产养殖现状 | 第35-37页 |
·渔业经济发展较快 | 第35-36页 |
·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| 第36页 |
·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 | 第36页 |
·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| 第36-37页 |
·突出问题 | 第37页 |
·渔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| 第37页 |
·产业化水平不高 | 第37页 |
·渔业公益性、基础性投入不足 | 第37页 |
3 南阳市水产养殖规划现状 | 第37-39页 |
·规划制订情况 | 第37-38页 |
·主要存在问题 | 第38-39页 |
·规划与实际生产脱节 | 第38页 |
·规划缺乏环境影响评价 | 第38页 |
·规划缺乏权威性 | 第38页 |
·规划实施困难 | 第38-39页 |
4 市场需求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| 第39页 |
·外向型渔业发展极具潜力 | 第39页 |
·第三产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| 第39页 |
·品种结构需求分析 | 第39-42页 |
第三章 现代渔业发展规划策略 | 第42-64页 |
1 基本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坚持以人为本 | 第42页 |
·坚持质量安全 | 第42页 |
·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 | 第42-43页 |
·坚持自主创新 | 第43页 |
2 法律法规依据 | 第43-44页 |
·养殖证制度 | 第43页 |
·苗种管理制度 | 第43-44页 |
·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| 第44页 |
·水生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| 第44页 |
3 发展思路 | 第44-49页 |
·发挥渔业对水域的生态修复功能 | 第44-45页 |
·实施水域环境保护 | 第45-46页 |
·实施种养结合 | 第46-47页 |
·强化种苗工程基础 | 第47页 |
·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 | 第47页 |
·促进成果转化 | 第47-48页 |
·开拓渔业发展空间 | 第48页 |
·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| 第48页 |
·健全服务体系 | 第48-49页 |
·延伸渔业产业链 | 第49页 |
4 发展目标 | 第49-50页 |
·渔业经济 | 第49-50页 |
·外向型渔业 | 第50页 |
·水产品质量安全 | 第50页 |
·科技与推广 | 第50页 |
5 发展任务和发展重点 | 第50-58页 |
·发展任务 | 第50-52页 |
·转变发展方式 | 第50-51页 |
·实施品牌战略 | 第51页 |
·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| 第51-52页 |
·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 | 第52页 |
·区域布局 | 第52-53页 |
·池塘名优品种产业开发 | 第52页 |
·水库增殖银鱼、河蟹产业开发 | 第52-53页 |
·观赏鱼产业开发 | 第53页 |
·稻田莲田养殖小龙虾产业开发 | 第53页 |
·黄河中华鳖、黄鳝产业开发 | 第53页 |
·大鲵养殖产业开发 | 第53页 |
·发展重点 | 第53-58页 |
·水库生态渔业建设工程 | 第53-55页 |
·现代渔业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 | 第55页 |
·莲田、稻田种养新技术示范工程 | 第55页 |
·水产良种工程 | 第55-56页 |
·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| 第56页 |
·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| 第56-57页 |
·水产加工增效工程 | 第57页 |
·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| 第57页 |
·水产物流及信息体系建设工程 | 第57-58页 |
·现代都市渔业示范工程 | 第58页 |
6 重点工程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| 第58-59页 |
7 保障措施 | 第59-64页 |
·科技支撑 | 第60页 |
·健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| 第60页 |
·创新科研推广机制 | 第60页 |
·政策保障 | 第60-61页 |
·落实惠渔政策 | 第60页 |
·完善渔业管理制度 | 第60-61页 |
·依法治渔 | 第61-62页 |
·建立健全渔政监督管理体系 | 第61页 |
·加强行业管理与服务 | 第61页 |
·加强渔业宣传 | 第61-62页 |
·投入保障 | 第62-64页 |
·设立和争取渔业基本建设专项资金 | 第62页 |
·增加渔业管理公共经费 | 第62页 |
·增加渔业财政专项经费 | 第62页 |
·建立政府投入与市场融资联动的政策机制 | 第62-64页 |
全文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