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| 第11页 |
·高铁建设的背景和深远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高铁建设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高铁建设的深远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大西高铁建设的必要性 | 第14-16页 |
·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、进一步提升晋陕两省旅游产业 | 第15页 |
·缓解通道客货运输紧张状态,提高运输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 | 第15-16页 |
·完善区域路网布局、形成华北至西部地区铁路运输新通道 | 第16页 |
·全文整体框架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公共项目投资建设决策理论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投资项目决策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对项目建设投资效益的高低大小有决定性的影响 | 第19页 |
·对整个国家经济状况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| 第20-23页 |
·遵循科学、民主的原则 | 第20页 |
·系统性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提高经济效益原则 | 第21页 |
·投资项目决策责任制原则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经济与运量预测 | 第23-33页 |
·建设背景 | 第23-24页 |
·客运量预测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年度及路网构成 | 第24页 |
·通道综合运输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客运量的预测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客运量的预测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全国铁路客货运量现状分析及预测 | 第26页 |
·大同至西安铁路分区段客流密度及各方式市场份额 | 第26-27页 |
·大同至西安铁路区段客流密度及对数 | 第27-28页 |
·大同-山西通道现状出行特征及客流构成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旅客职业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旅客收入分析 | 第29页 |
·旅客旅行目的分析 | 第29页 |
·旅客费用来源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旅客出行考虑因素分析 | 第30页 |
·评估结论和评估调整 | 第30-31页 |
·评估结论 | 第30页 |
·评估经初步调整结果 | 第30-31页 |
·货运量预测 | 第31-33页 |
·货运量的预测方法 | 第31页 |
·本区域铁路货运量现状分析及预测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资金筹措、投资估算、经济评价与建设方案 | 第33-42页 |
·资金筹措 | 第33页 |
·投资估算:总额约为 1001.9 亿元 | 第33-34页 |
·增减站 | 第33-34页 |
·速度目标值调整 | 第34页 |
·临时设施调整 | 第34页 |
·其他费用 | 第34页 |
·主要基础数据 | 第34-35页 |
·国民经济评价:民生、社会、经济效益可观 | 第35-39页 |
·本区域社会经济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工农业生产 | 第36-37页 |
·资源分布与开发 | 第37页 |
·沿线社会经济特征 | 第37-38页 |
·效益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财务评价 | 第39页 |
·建设方案 | 第39-42页 |
第五章 大西高铁建设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| 第42-53页 |
·保生产质量 | 第42-44页 |
·检测机构 | 第42页 |
·原材料进场 | 第42-43页 |
·检测监控频率 | 第43页 |
·检测人员的技能和配置 | 第43页 |
·加强思想教育和监理纪律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,设立“安全红线” | 第44-45页 |
·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利用信息网络平台,进行实时安全监控 | 第45页 |
·充分研究审查安全施工方案,建立安全预案制 | 第45页 |
·正确处理质量、安全、工期的矛盾 | 第45-47页 |
·安全检查制度 | 第47页 |
·定期检查 | 第47页 |
·不定期检查 | 第47页 |
·专项检查 | 第47页 |
·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组织机构 | 第47-53页 |
·组织做好工作策划 | 第47页 |
·协调好内外部关系 | 第47-48页 |
·开好两个会议 | 第48页 |
·把好几道关 | 第48页 |
·搞好工程信息(文档)管理 | 第48页 |
·设置各专业控制点 | 第48页 |
·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自检体系进行强化检查 | 第48-49页 |
·质量保证体系 | 第49-53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53-58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·对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| 第55-56页 |
·工程对其它环境要素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| 第56-57页 |
·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| 第56页 |
·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| 第56页 |
·噪声、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| 第56-57页 |
·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| 第57页 |
·建议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