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7页 |
·前言 | 第9-11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发展 | 第11-17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11-12页 |
·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·目前电极材料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石墨烯—构筑众多碳材料的基本单元 | 第17-25页 |
·石墨烯的制备 | 第18-22页 |
·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仪器 | 第27-35页 |
·实验药品和仪器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氧化石墨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基于石墨烯的碳负极材料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石墨烯碳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装配 | 第30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30-32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30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氮气吸附 | 第31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31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法 | 第31页 |
·四探针电阻测试 | 第31-32页 |
·粉末电阻率测试 | 第32页 |
·X 射线衍射 | 第32页 |
·电化学测试 | 第32-35页 |
·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32-33页 |
·循环伏安测试 | 第33页 |
·交流阻抗测试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引入有机小分子组装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负极材料 | 第35-53页 |
·引入有机小分子的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制备 | 第36-38页 |
·氧化石墨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制备 | 第36-38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38-42页 |
·材料微观形貌表征 | 第38-40页 |
·氮气吸附测试 | 第40-42页 |
·TGA-DTA 测试 | 第42页 |
·电化学测试 | 第42-52页 |
·充放电测试 | 第42-50页 |
·循环伏安测试与交流阻抗测试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引入高分子组装制备具有宽离子通道的高功率石墨烯基负极材料 | 第53-73页 |
·引入高分子化合物的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制备 | 第54-55页 |
·炭化聚乙烯醇/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制备 | 第54页 |
·炭化聚乙二醇/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制备 | 第54-55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55-59页 |
·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| 第55-58页 |
·氮气吸附测试 | 第58-59页 |
·TGA-DTA 测试 | 第59页 |
·电化学测试 | 第59-72页 |
·不同碳源材料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1-64页 |
·加入不同比例碳源材料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循环及倍率性能测试 | 第65-70页 |
·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73-74页 |
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4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