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4页 |
·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有限元模型确认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19-22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课题来源和研究目标 | 第23页 |
·本文章节安排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基于响应面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 | 第24-40页 |
·引言 | 第24-25页 |
·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 | 第25-28页 |
·基于模态频率振型相关性分析的模型修正 | 第26-27页 |
·基于频响函数相关性分析的模型修正 | 第27-28页 |
·结构试验模态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实模态频响函数与模态参数 | 第28-30页 |
·N-Modal 在结构试验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基于响应面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| 第31-34页 |
·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响应面建立方法及常用检验准则 | 第34页 |
·Design expert 响应面设计及其参数优化功能介绍 | 第34-36页 |
·实例:基于响应面的搭接板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| 第36-39页 |
·搭接板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的描述 | 第36-37页 |
·搭接板模态试验及相关仪器的介绍 | 第37页 |
·搭接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及其模态频率响应面的建立 | 第37页 |
·搭接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参数的修正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高斯过程响应面代理模型在瞬态响应预测中的应用 | 第40-49页 |
·引言 | 第40页 |
·高斯过程响应面理论 | 第40-42页 |
·基于 MATLAB 工具箱的高斯过程响应面 | 第42-43页 |
·有限元瞬态响应计算方法 | 第43-46页 |
·直接法和模态叠加法 | 第43-45页 |
·瞬态响应分析中的阻尼 | 第45-46页 |
·实例:基于高斯过程响应面的悬臂梁瞬态响应预测 | 第46-48页 |
·悬臂梁瞬态动力学问题描述 | 第46-47页 |
·悬臂梁结构加速度最大值的高斯过程响应面 | 第47页 |
·悬臂梁加速度最大值的概率密度估计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模型确认思想与圣地亚结构动力学模型确认问题 | 第49-64页 |
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·模型验证与模型确认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| 第50-51页 |
·相关概念介绍 | 第50页 |
·模型验证与模型确认的研究内容 | 第50-51页 |
·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统计及其正向传递 | 第51-56页 |
·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| 第51-53页 |
·主分量法 | 第53-54页 |
·代理模型及其预测偏差校正 | 第54-55页 |
·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参数不确定性正向传递 | 第55-56页 |
·模型确认准则 | 第56页 |
·圣地亚结构动力学模型确认问题 | 第56-63页 |
·结构动力学问题描述 | 第56-57页 |
·结构模型分层 | 第57-58页 |
·子结构模型模态参数的校准及其不确定性统计 | 第58-59页 |
·子结构模态参数主分量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子结构模型确认试验及其响应计算模型的确认 | 第60页 |
·认证结构模型试验响应与仿真预测的比较 | 第60-61页 |
·目标应用结构响应预测 | 第61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某螺栓连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确认 | 第64-82页 |
·引言 | 第64-65页 |
·有限元模型确认的流程 | 第65-66页 |
·某螺栓连接结构瞬态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确认问题的描述 | 第66-68页 |
·子结构划分及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8-69页 |
·子结构划分及其不确定性的考虑 | 第68页 |
·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8-69页 |
·螺栓连接结构校准与确认试验安排 | 第69-71页 |
·校准试验 | 第69-70页 |
·确认试验 | 第70-71页 |
·基于模态试验的单一零件材料和尺寸参数修正 | 第71-75页 |
·角钢材料和尺寸参数的修正 | 第71-74页 |
·上板材料参数修正 | 第74-75页 |
·子结构有限元模型连接参数修正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| 第75-77页 |
·子结构 1 单个螺栓连接刚度参数修正及其不确定性概率统计 | 第75-76页 |
·子结构 2 螺栓连接刚度的参数修正 | 第76-77页 |
·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确认 | 第77-78页 |
·子结构 1 有限元瞬态响应计算 | 第77页 |
·子结构 1 有限元模型确认 | 第77-78页 |
·目标应用结构有限元模型响应预测 | 第78-81页 |
·目标应用结构瞬态响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78-79页 |
·建立目标应用结构加速度响应峰值的高斯过程响应面 | 第79-80页 |
·目标应用结构 B 点加速度响应最大值概率分布预测及其置信度估计 | 第80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82页 |
·后续研究以及展望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