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3页 |
·植物内生菌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1-31页 |
·植物内生菌的概念及起源 | 第11-12页 |
·植物内生菌的分布 | 第12-14页 |
·内生菌的宿主植物多样性 | 第14页 |
·内生菌对植物的侵染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 | 第15-17页 |
·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 | 第17-29页 |
·植物内生菌在农业领域的开发应用研究 | 第29-31页 |
·内生细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线辣椒内生芽孢杆菌的分离、筛选与鉴定 | 第33-4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3-41页 |
·线辣椒根、茎内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及纯化 | 第33页 |
·线辣椒种子内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及纯化 | 第33-34页 |
·线辣椒内生菌的回接试验 | 第34页 |
·线辣椒拮抗菌株的筛选 | 第34-35页 |
·线辣椒内生细菌促生作用测定 | 第35页 |
·内生细菌的初步确定 | 第35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7页 |
·线辣椒芽孢杆菌的分离、纯化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回接验证试验结果 | 第42页 |
·拮抗菌株筛选的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分离菌株的促生效果 | 第43-44页 |
·拮抗菌株的鉴定 | 第44-47页 |
第三章 线辣椒内生芽孢杆菌定殖规律的研究 | 第47-5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抗利福平标记菌株的筛选 | 第47页 |
·不同接种方式的定殖研究 | 第47-48页 |
·标记菌株不同浸种时间的定殖性 | 第48页 |
·标记菌株菌液不同浓度浸种的定殖性 | 第48页 |
·标记菌株在不同品种辣椒中的定殖性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抗利福平(Rif)标记菌株的不同接种方式定殖性结果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标记菌株不同浸种时间的定殖性结果分析 | 第50页 |
·标记菌株菌液不同浓度浸种的定殖性结果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标记菌株在不同品种辣椒中的定殖性结果分析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线辣椒内生芽孢杆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| 第52-6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2-5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发酵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| 第53页 |
·发酵条件优化试验 | 第53-54页 |
·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 | 第5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4-61页 |
·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发酵条件优化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菌株 Yg-3 的生长曲线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线辣椒内生芽孢杆菌促生效应的研究 | 第61-6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6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菌株不同浓度浸种对线辣椒种子萌芽及根芽生长的影响 | 第61页 |
·菌株不同浓度浸种对线辣椒幼苗促生作用测定 | 第61页 |
·菌株不同接种方式对线辣椒的促生效应 | 第61-62页 |
·菌株不同处理对线辣椒的促生作用 | 第6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6页 |
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69页 |
·结论 | 第66-69页 |
·线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、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| 第66页 |
·线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定殖规律 | 第66-67页 |
·线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| 第67页 |
·线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促生效应 | 第67-68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68-69页 |
图版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9-80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