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对二甲苯氧化反应、机理及动力学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33页
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制备对苯二甲酸反应研究进展第12-18页
     ·对苯二甲酸用途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传统对二甲苯氧化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最新进展第14-18页
   ·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碳氢化合物的机理研究概况第18-24页
     ·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机理研究概况第18-21页
     ·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碳氢化合物的机理研究概况第21-24页
   ·对二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第24-31页
  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机理进展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第27-31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1-33页
第2章 实验部分第33-39页
   ·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33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33-35页
   ·金属卟啉的合成及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·5,10,15,20-四(4’-氯苯基)卟吩的合成第35页
     ·氯化[5,10,15,20-四(4’-氯苯基)卟吩]合锰的合成第35-36页
   ·催化氧化实验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反应装置及取样装置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取样器的使用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催化氧化实验操作及产物处理步骤第38页
   ·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第38-39页
第3章 氧化产物的HPLC双波长定量分析方法第39-46页
   ·色谱条件的选择第40-43页
     ·色谱柱及检测波长的选择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流动相选择及梯度洗脱程序第41-43页
   ·内标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3页
   ·分析方法精密度、准确性及回收率的验证第43-44页
   ·取样器重复性及取样准确性的验证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 T(p-Cl)PPMnCl/Co(OAc)_2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第46-65页
   ·T(p-Cl)PPMnCl/Co(OAc)_2催化空气无溶剂氧化对二甲苯反应第46-49页
   ·T(p-Cl)PPMnCl/Co(OAc)_2对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复合催化作用第49-51页
   ·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第51-62页
     ·Co(OAc)_2浓度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 ·T(p-Cl)PPMnCl浓度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·反应压力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空气流量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·产物的液相浓度与转化率的关系第62-63页
   ·小结第63-65页
第5章 T(p-Cl)PPMnCl/Co(OAc)_2催化氧化对甲基苯甲酸制备对苯二甲酸第65-81页
   ·金属卟啉-醋酸钴催化氧化对甲基苯甲酸制备对苯二甲酸的反应第66-67页
   ·T(p-Cl)PPMnCl/Co(OAc)_2对对甲基苯甲酸氧化的复合催化作用第67-68页
   ·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第68-79页
     ·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8-70页
     ·Co(OAc)_2浓度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·T(p-Cl)PPMnCl浓度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·反应压力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 ·空气流量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底物浓度的影响第77-79页
   ·小结第79-81页
第6章 T(p-Cl)PPMnCl/Co(OAc)_2复合催化机理研究第81-97页
   ·基于Co~(3+)高催化活性的复合催化作用机理初步研究第81-85页
     ·不同催化剂组成下氧化反应中过氧化物浓度对比第81页
     ·过氧化物与Co(OAc)_2的反应第81-83页
     ·Co(OAc)_3与Co(OAc)_2的催化效率对比第83-84页
     ·基于Co~(3+)高催化活性的复合催化初步机理第84-85页
   ·基于T(p-Cl)PPMnCl与对甲基苯甲醇轴向配位的复合催化机理初步研究第85-94页
     ·T(p-Cl)PPMnCl与对甲基苯甲醇的轴向配位作用第86-89页
     ·轴向配位对T(p-Cl)PPMnCl催化效率的抑制作用第89-91页
     ·轴向配位对T(p-Cl)PPMnCl/Co(OAc)_2复合催化作用的影响第91页
     ·不同催化剂对对甲基苯甲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对比第91-93页
     ·不同催化剂组成下对二甲苯氧化反应中对甲基苯甲醇的含量对比第93页
     ·基于T(p-Cl)PPMnCl与对甲基苯甲醇轴向配位的复合催化作用初步机理第93-94页
   ·T(p-Cl)PPMnCl/Co(OAc)_2复合催化作用机理的提出第94-95页
   ·小结第95-97页
第7章 锰卟啉-醋酸钴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反应动力学第97-122页
   ·空气扩散传质作用的排除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第97-98页
     ·空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第98-99页
     ·空气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第99-100页
   ·动力学实验部分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·锰卟啉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醋酸钴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103-104页
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的简化与完善第104-111页
  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网络及机理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·对二甲苯氧化反应机理的简化与完善第108-111页
   ·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第111-117页
   ·动力学模型的参数回归及分析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·动力学实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第117页
     ·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拟合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·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参数分析第119页
     ·锰卟啉-醋酸钴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反应路径的确认第119-120页
   ·小结第120-122页
结论与展望第122-126页
参考文献第126-145页
致谢第145-146页
附录A 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
下一篇: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