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7页 |
·技术效率静态分析 | 第12-16页 |
·综合指标评价法 | 第12页 |
·多要素生产效率评价法 | 第12-16页 |
·技术效率动态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第2章 经济效率的相关概念与评价方法 | 第20-29页 |
·县域经济效率评价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| 第20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模型 | 第20-23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23-24页 |
·效率 | 第23-24页 |
·生产率 | 第24页 |
·县域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| 第24页 |
·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| 第24页 |
·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4-25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5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5-29页 |
·指标的选择 | 第25-27页 |
·指标的解释与说明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江苏省县域经济效率评价 | 第29-44页 |
·要素数据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江苏省县域经济效率分析 | 第30-38页 |
·江苏省县域经济综合效率演化阶段划分 | 第34-35页 |
·江苏省县域经济效率综合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苏省县域规模效益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江苏省县域要素投入冗余度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苏省县域经济效率格局演变分析 | 第41-44页 |
第4章 江苏省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| 第44-57页 |
·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时间趋势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苏省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构成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县域经济综合效率变化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时段江苏省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构成分析 | 第50-57页 |
·1999-2003 年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综合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2003-2010 年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综合分析 | 第54-57页 |
第5章 江苏省县域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7-66页 |
·模型选择 | 第57页 |
·变量的选择及描述 | 第57-61页 |
·人力资本 | 第58-59页 |
·经济开放程度 | 第59页 |
·制度因素 | 第59-60页 |
·结构因素 | 第60页 |
·金融发展水平 | 第60-61页 |
·区位因素 | 第61页 |
·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| 第61-66页 |
·模型回归 | 第61-62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62-6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6-70页 |
·结论 | 第66-67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6-67页 |
·不足 | 第67页 |
·提升江苏省县域经济综合效率的建议 | 第67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