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人机交互设计及其相关概念分析 | 第11-14页 |
·人机交互设计概念 | 第11页 |
·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·交互设计的应用领域 | 第12-13页 |
·交互设计的目标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5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产品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探讨 | 第16-20页 |
·人机交互设计和人体工程学 | 第16-17页 |
·人机交互设计和认知心理学 | 第17页 |
·交互式产品设计的开发前景 | 第17-18页 |
·人们过度依赖机器造成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手机产品中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发展趋势 | 第20-25页 |
·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对手机的重要性 | 第20页 |
·手机技术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手机终端业务功能拓展 | 第21页 |
·一机多用 | 第21页 |
·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| 第21页 |
·手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| 第21-23页 |
·手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手机 UI 的发展方向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多通道的手机 UI 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更自然的 UI 设计 | 第23页 |
·UI 设计对手机产业竞争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智能手机与人机交互操作系统 | 第25-35页 |
·智能手机 | 第25-26页 |
·智能手机 UI 操作系 | 第26-32页 |
·谷歌 - Android | 第26-27页 |
·苹果 - iOS | 第27-28页 |
·微软 - Windows Phone 7 | 第28-30页 |
·诺基亚 - Symbian | 第30-31页 |
·Rim –黑莓 Blackberry | 第31-32页 |
·手机的外观造型和用户体验比较 | 第32-35页 |
·翻盖手机 | 第33页 |
·滑盖手机 | 第33页 |
·直板手机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不同用户群体对手机人机交互体验的要求 | 第35-45页 |
·不同用户群体的手机需求 | 第35-37页 |
·商务人士的手机需求 | 第35页 |
·青年群体的手机需求 | 第35-36页 |
·老年群体的手机需求 | 第36-37页 |
·残障群体的手机需求 | 第37页 |
·手机外观造型的人机交互设计 | 第37-45页 |
·对手机屏幕尺寸及分辨率的要求 | 第37-38页 |
·对手机外观材质的要求 | 第38-42页 |
·微弧氧化技术合金 | 第38-39页 |
·凯夫拉纤维 | 第39-40页 |
·阳极氧化铝 | 第40-41页 |
·聚碳酸酯材料 | 第41页 |
·高强度玻璃 | 第41-42页 |
·对手机触摸屏及物理键盘的要求 | 第42-43页 |
·对手机界面的要求 | 第43-44页 |
·对手机性能的要求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案例分析 | 第45-56页 |
·案例:苹果(Apple)与 iOS 操作系统 | 第45-54页 |
·多点触控(Multi-Touch)理念 | 第45-48页 |
·手机的“感官系统”效应 | 第48-49页 |
·准确、及时、人性化的反馈系统 | 第49-52页 |
·使用操作方式的便捷 | 第52-54页 |
·键盘输入与触摸屏输入 | 第52-53页 |
·UI 系统的便捷化 | 第53-54页 |
·由 iPhone 所引发的思考 | 第54-56页 |
第七章 手机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| 第56-62页 |
·手机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社会问题及相关意见 | 第58-62页 |
·手机网络存在的社会问题 | 第59页 |
·儿童使用手机带来的社会问题 | 第59-60页 |
·规范儿童使用手机的相应措施 | 第60-62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建议 | 第62-64页 |
·总结 | 第62页 |
·建议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