梯度攻击假设下的高效攻击图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网络脆弱性分析技术 | 第12-15页 |
·攻击图基础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攻击图构建技术 | 第13-14页 |
·攻击图分析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网络安全梯度与梯度攻击假设 | 第19-23页 |
·单调性假设 | 第19-20页 |
·迂回的攻击路径 | 第20-21页 |
·网络安全梯度的定义及假设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网络安全梯度标记算法 | 第23-31页 |
·静态梯度划分算法 | 第23-25页 |
·动态梯度划分算法 | 第25-26页 |
·构建网络安全梯度算法的运用 | 第26-29页 |
·静态网络安全梯度划分 | 第26-28页 |
·动态网络安全梯度划分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基于梯度攻击假设的攻击图并行构建算法 | 第31-41页 |
·攻击图的表示 | 第31-35页 |
·划分子任务方法 | 第31页 |
·语义表示 | 第31-33页 |
·形式定义 | 第33-34页 |
·图形表示 | 第34-35页 |
·攻击图并行生成算法 | 第35-39页 |
·算法思想与流程 | 第36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36-39页 |
·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基于梯度攻击假设的攻击路径分析方法 | 第41-55页 |
·攻击路径搜索算法 | 第41-43页 |
·攻击路径的攻击成功率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攻击路径关键脆弱点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试验及分析 | 第55-61页 |
·原型系统 | 第55-56页 |
·网络安全梯度划分实验 | 第56-58页 |
·攻击图并行生成算法实验 | 第58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61-65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1-62页 |
·课题研究展望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