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株洲市清水湖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·缘起第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进展综合评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对经比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的目标、方法与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1页
2 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的理论和实践第21-39页
   ·相关概念解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工业遗产第21页
     ·工业废弃地第21页
     ·后工业景观第21-22页
     ·Loft第22页
     ·景观重塑第22-23页
   ·工业废弃地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景观特征第23页
     ·环境特征第23页
     ·文化特征第23页
     ·社会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·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设计的理论支持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·生态设计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·景观设计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建筑再循环理论第25页
   ·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的方式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城市公园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博览馆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园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旅游休闲度假地第28页
   ·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第28-37页
     ·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第28-31页
     ·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第31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9页
3 株洲市清水湖工业废弃地及其周边区域现状研究第39-57页
   ·概况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·基地特征分析第40-56页
     ·自然特征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·产业特征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·空间特征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·景观特征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环境特征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4 株洲市清水湖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的策略探讨第57-91页
   ·发展模式第57-58页
   ·生态修复方法第58-68页
     ·生态修复总体策略第58页
     ·工业废渣治理——抑增量治存量第58-59页
     ·企业污染治理——技术区别对待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土壤污染治理——分级分类处理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水体污染治理——切断污染渠道第62-63页
     ·交叉治理原则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后期水管理第65-68页
   ·景观体系构建第68-88页
     ·刚性控制,构建基地安全格局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合理保护,全面协调,重构具有历史印记的整体景观第69-76页
     ·以人为本,打造复合多元的公共空间第76-84页
     ·低碳环保,强化景观材料的循环利用第84-85页
     ·生态和谐,创立科学自然的植物景观第85-8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8-91页
5 株洲市清水湖霞湾港工业遗产公园概念设计实践第91-109页
   ·总平面布局第91-92页
   ·上段:文化创意公园第92页
   ·中段:遗址景观公园第92-93页
   ·下段:生态教育公园第93-94页
   ·单体改造设计第94-107页
     ·可保留利用的工业遗产分布第94页
     ·改造策略与设计意向第94-107页
   ·植物种植设计第107页
   ·生态水循环设计第107-10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8-109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109-111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09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09-111页
参考文献第111-115页
附录一:插图、表目录第115-121页
附录二: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21-123页
致谢第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黑龙江省黑河市滨南地区钼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
下一篇:江南滨水古镇朱亭风貌保护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