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创新点 | 第12页 |
·数值模拟实验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新二次采油方法原理 | 第14-17页 |
·新二次采油的技术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| 第14页 |
·新二次采油的基本概念及工艺原理 | 第14-15页 |
·在南二东开展新二次采油技术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开发简史 | 第17-22页 |
·试验区的地质概况 | 第17-20页 |
·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 | 第17页 |
·油层油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| 第17-20页 |
·试验区开发概况 | 第20页 |
·区块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0-22页 |
·后续水驱阶段注入速度高,主力油层吸水量比例高 | 第20-21页 |
·采出井产液量、含水级别高 | 第21-22页 |
第4章 试验区地质模型及剩余油分布情况 | 第22-31页 |
·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| 第22页 |
·历史拟合 | 第22页 |
·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,落实剩余油挖掘潜力 | 第22-31页 |
第5章 南二区东部周期注采方法研究 | 第31-48页 |
·周期注采可动用分流线位置剩余油 | 第31-32页 |
·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周期注采方案进行效果预测,指导周期注采方案参数设计 | 第32-36页 |
·周期注采方式的确定 | 第32-34页 |
·半周期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·注入强度的确定 | 第35页 |
·方案优选结果 | 第35-36页 |
·以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基础,进行周期注采井、层优选 | 第36-37页 |
·试验区取得的效果 | 第37-47页 |
·注入井方面取得效果 | 第38-42页 |
·采出方面效果 | 第42-47页 |
·经济效益评价及推广应用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