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酸浸出—铅黄铁矾法除铁工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8页 |
·锌冶金 | 第11-18页 |
·概述 | 第11-12页 |
·火法炼锌 | 第12-13页 |
·湿法炼锌 | 第13-18页 |
·铅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| 第18-21页 |
·铅的性质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铅化合物的性质 | 第19-21页 |
·锌浸出液除铁 | 第21-24页 |
·概述 | 第21页 |
·黄钾铁矾法 | 第21-22页 |
·针铁矿法 | 第22-23页 |
·赤铁矿法 | 第23-24页 |
·铁矾渣的利用 | 第24-26页 |
·酸溶 | 第24-25页 |
·碱溶 | 第25页 |
·热分解 | 第25页 |
·烘焙回收有价金属 | 第25-26页 |
·固化 | 第26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背景、意义及内容 | 第26-28页 |
·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| 第26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试验原料及方法 | 第28-37页 |
·试验原料及试剂 | 第28-29页 |
·试验原料 | 第28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28-29页 |
·试验方法及装置图 | 第29-34页 |
·高铅锌渣酸性浸出 | 第29-30页 |
·硫酸体系铅黄铁矾的形成条件 | 第30-31页 |
·铅黄铁矾的合成 | 第31页 |
·晶种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·铅黄铁矾形成机理研究 | 第32页 |
·铅黄铁矾的应用 | 第32页 |
·铅黄铁矾渣的酸浸 | 第32-34页 |
·分析与测试 | 第34-37页 |
·化学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仪器分析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主要过程原理 | 第37-41页 |
·浸出过程原理 | 第37-39页 |
·铅黄铁矾形成原理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高铅锌渣酸性浸出 | 第41-49页 |
·酸浸渣高酸浸出 | 第41-43页 |
·浸出温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初始硫酸浓度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时间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中浸出渣低酸浸出 | 第43-46页 |
·探索试验 | 第43-44页 |
·浸出条件试验 | 第44-46页 |
·串级联动试验 | 第46-48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铅黄铁矾形成条件及机理研究 | 第49-57页 |
·形成条件试验 | 第49-53页 |
·pH值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硫酸铅用量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Fe~(3+)浓度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晶种用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时间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晶种的制备 | 第53-55页 |
·形成机理研究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铅黄铁矾法除铁及矾渣回收研究 | 第57-68页 |
·硫酸体系除铁 | 第57-61页 |
·料液的制备 | 第57页 |
·单因素条件试验 | 第57-59页 |
·综合试验 | 第59-60页 |
·沉矾过程中杂质离子的行为 | 第60-61页 |
·铅黄铁矾渣的回收 | 第61-66页 |
·硫酸浸出 | 第61-64页 |
·硫酸化焙烧及浸出 | 第64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七章 铅黄铁矾的结构表征及热性能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铅黄铁矾SEM表征 | 第68页 |
·铅黄铁矾XRD结构性能 | 第68-69页 |
·铅黄铁矾热性能分析 | 第69-70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0-72页 |
·结论 | 第70-71页 |
·建议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