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部分 吲哚生物碱Subincanadine F的全合成研究 | 第10-29页 |
第一章 Subincanadine系列吲哚生物碱的背景介绍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Subincanadines系列吲哚生物碱的合成进展 | 第11-14页 |
第一节 翟宏斌小组关于Subincanadine B的全合成研究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Takayama小组关于Subincanadines A和B的全合成 | 第12-14页 |
第三章 我们小组对Subincanadine F的首次全合成 | 第14-29页 |
第一节 Subincanadine F的逆合成分析 | 第14页 |
第二节 四环中间体的合成之一——逐环构筑策略 | 第14-16页 |
第三节 四环中间体的合成之二——串联反应策略 | 第16-19页 |
第四节 完成目标分子的全合成 | 第19-24页 |
第五节 吲哚N保护基的调整 | 第24-26页 |
第六节 小结 | 第26-29页 |
第二部分 百部生物碱Stemoamide的全合成研究 | 第29-44页 |
第一章 百部生物碱的背景介绍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百部碱Stemoamide的合成进展 | 第30-37页 |
第一节 Willams小组对(-)-Stemoamide的首次全合成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Mori小组对(-)-Stemoamide的全合成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Jacobi小组对Stemoamide的全合成 | 第32-34页 |
第四节 Sibi小组对(-)-Stemoamide的全合成 | 第34-35页 |
第五节 Olivo小组对(-)-Stemoamide的全合成 | 第35页 |
第六节 Somfai小组对(-)-Stemoamide的全合成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我们小组关于百部碱Stemoamide的全合成研究 | 第37-44页 |
第一节 胡汉巍、仝朝龙博士的工作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(+)-9a-epi-Stemoamide的合成 | 第38-44页 |
第三部分 倍半萜Merrilactone A的全合成研究 | 第44-74页 |
第一章 倍半萜Merrilactone A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 | 第44-45页 |
第二章 倍半萜Merrilactone A的合成进展 | 第45-51页 |
第一节 Danishefsky小组的工作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Inoue小组的工作 | 第47-49页 |
第三节 Mehta小组的工作 | 第49-50页 |
第四节 Frontier小组的工作 | 第50-51页 |
第三章 我们小组对Merrilactone A的全合成研究 | 第51-74页 |
第一节 逆合成分析 | 第51-52页 |
第二节 Hetero-Pauson-Khand反应模型研究——单萜Mintlactone的全合成 | 第52-57页 |
第三节 设计思路初探——先构建A环,然后构建B环和D环 | 第57-61页 |
第四节 设计思路调整——先构建B环和D环,然后构建A环 | 第61-64页 |
第五节 Borax催化的三元杂环的开环反应研究 | 第64-71页 |
第六节 小结 | 第71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实验部分 | 第79-119页 |
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| 第119-120页 |
致谢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