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散文、杂著论文

《老学庵笔记》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 (一) 文学第11页
 (二) 文化风俗第11-12页
 (三) 人物传记第12页
 (四) 社会史实第12-14页
第一章 《老学庵笔记》的文学价值第14-40页
 第一节 文坛逸事第14-25页
  一、王安石第14-19页
  二、苏轼第19-24页
  三、其他第24-25页
 第二节 文化风俗第25-33页
  一、蜀地风俗第25-30页
  二、典章制度第30-33页
 第三节 诗文考订与诗文诠释第33-40页
  一、诗文考订第33-35页
  二、诗文诠释第35-40页
第二章《老学庵笔记》的史料价值第40-58页
 第一节 历史人物第40-52页
  一、宋室君主第40-42页
  二、显宦第42-50页
  三、其他第50-52页
 第二节 社会史实第52-58页
  一、抗金斗争第52-55页
  二、农民起义第55-58页
第三章 《老学庵笔记》中的诗论第58-68页
 第一节 注重诗歌的爱国性、真实性第58-60页
 第二节 “工夫在诗外”第60-63页
 第三节 气盛诗工第63页
 第四节 脱窠臼,出新意第63-66页
 第五节 追求“平淡第66-68页
第四章 《老学庵笔记》对后世的影响第68-74页
 第一节 《老学庵笔记》对后世史籍的影响第68-70页
 第二节 《老学庵笔记》对后世其他典籍的影响第70-72页
 第三节 近代学者与《老学庵笔记》第72-74页
结语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附录第78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结果加重犯
下一篇:老年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与湿热郁肺证证候特点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