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写词 | 第1-9页 |
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1 植物类病变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8页 |
·植物类病变的概念 | 第13页 |
·类病变突变体的发生机理和类型 | 第13-17页 |
·植物的过敏反应HR | 第14-15页 |
·植物的系统获得性抗性(systemic acuqired resistance, SAR) | 第15页 |
·植物防卫反应的整体特征 | 第15-17页 |
·类病变发生与环境的互作 | 第17-18页 |
2 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·细胞死亡类型 | 第18-19页 |
·生物发育中普遍存在PCD | 第19-20页 |
·动物发育中普遍存在PCD | 第19页 |
·植物发育中普遍存在的PCD 与HR | 第19-20页 |
·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异同 | 第20-21页 |
3 水稻类病变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水稻类病变的抗病性鉴定与遗传研究 | 第21页 |
·水稻类病变坏死与抗病的机制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利用类病变突变体获得水稻广谱抗病基因 | 第22页 |
4 问题与展望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三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| 第23-2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遗传分析群体的建立 | 第23-24页 |
·杂交亲本 | 第23页 |
·分离群体构建 | 第23-24页 |
·种植 | 第24页 |
·调查与统计分析 | 第24页 |
·田间调查 | 第24页 |
·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| 第2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lrd-a 的表型及遗传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lrd-b 的表型及遗传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lrd-c 的表型和遗传分析 | 第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| 第29-4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材料 | 第30页 |
·杂交亲本 | 第30页 |
·群体构建 | 第30页 |
·引物来源 | 第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DNA 池构建 | 第30页 |
·DNA 的提取 | 第30-31页 |
·PCR 反应 | 第31页 |
·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31-3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SSR 多态引物的筛选 | 第33-34页 |
·lrd-a(t)、lrd-b(t)和lrd-c(t)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| 第34页 |
·lrd-a(t)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初步定位 | 第34-36页 |
·lrd-b(t)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初步定位 | 第36-37页 |
·lrd-c(t)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初步定位 | 第37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41页 |
·SSR 标记定位基因的效率 | 第38页 |
·关于定位群体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·类病变坏死的发生机制的推测 | 第39-40页 |
·三个类病变体定位的后续工作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7页 |
附录:溶液的配制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