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·国外学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·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2 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与理论界定 | 第14-20页 |
·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测度 | 第14-15页 |
·通货膨胀的定义 | 第14页 |
·通货膨胀的测度 | 第14-15页 |
·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 | 第15-19页 |
·货币供给 | 第16页 |
·经济增长 | 第16-17页 |
·汇率 | 第17页 |
·外汇储备 | 第17-18页 |
·资产价格 | 第18页 |
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危机后全球通货膨胀的治理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| 第20-30页 |
·危机后全球通货膨胀的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全球通货膨胀治理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加息 | 第22-23页 |
·进出口调节 | 第23页 |
·价格违规行为监管 | 第23-24页 |
·削减财政预算 | 第24页 |
·资本管制 | 第24页 |
·其他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对中国的启示 | 第25-29页 |
·保持政策的一致和连续 | 第25页 |
·注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| 第25-26页 |
·财政"收支平衡、略有盈余" | 第26页 |
·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| 第26-27页 |
·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| 第27页 |
·鼓励进口、选择性限制出口 | 第27页 |
·治理通货膨胀与社会关怀结合 | 第27-28页 |
·加强资本管制、本币适度升值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4 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60页 |
·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特点 | 第30-35页 |
·我国通货膨胀现状 | 第30-31页 |
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| 第31-35页 |
·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35-42页 |
·货币供给 | 第35-37页 |
·经济增长 | 第37页 |
·汇率 | 第37-38页 |
·资产价格 | 第38-39页 |
·利率 | 第39页 |
·外汇储备 | 第39-40页 |
·固定资产投资 | 第40页 |
·信贷规模 | 第40-41页 |
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| 第41-42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向量自回归模型理论 | 第43-48页 |
·数据选取和处理 | 第48页 |
·ADF检验 | 第48-50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50-51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| 第52-54页 |
·脉冲响应函数 | 第54-56页 |
·方差分解分析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60页 |
5 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| 第60-65页 |
·加强货币政策调节 | 第60-61页 |
·推进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 | 第61-62页 |
·加强资本管制和进出口调节 | 第62-63页 |
·减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后记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