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扁桃酸衍生物对映体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| 第8-16页 |
·双水相手性识别体系法研究进展 | 第9-10页 |
·荧光光谱分子探针滴定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·核磁共振手性溶解剂法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新型手性氨基醇以及扁桃酸衍生物的合成 | 第18-35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18页 |
·L-苯甘氨酸衍生物新型手性氨基醇合成路线设计 | 第18-22页 |
·新型手性氨基醇化合物32的合成路线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新型手性氨基醇化合物34的合成路线设计 | 第21-22页 |
·化合物31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| 第22-23页 |
·化合物32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| 第23页 |
·化合物34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| 第23-24页 |
·谱图及其解析 | 第24-28页 |
·手性氨基醇合成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0页 |
·化合物31和34的合成讨论 | 第29页 |
·主要反应的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讨论 | 第29-30页 |
·扁桃酸衍生物的合成 | 第30-35页 |
·对叔丁基扁桃酸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·对甲氧基扁桃酸的合成 | 第31页 |
·α-溴代苯乙酸的合成 | 第31页 |
·扁桃酸衍生物谱图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L-苯甘氨酸衍生物手性氨基醇的手性识别应用 | 第35-47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5页 |
·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35-37页 |
·化合物32对扁桃酸衍生物的识别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化合物34对扁桃酸衍生物的识别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对新型手性氨基醇手性识别扁桃酸衍生物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| 第44-47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