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志·道德意志·善良意志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第二节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第四节 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1页 |
第五节 研究思路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意志:在善恶之间 | 第13-26页 |
第一节 哲学史上意志论历史演变的简要概述 | 第13-21页 |
一、 中国哲学史上的意志论 | 第13-17页 |
二、 西方哲学史上的意志论 | 第17-21页 |
第二节 究竟何为意志 | 第21-23页 |
一、 哲学视角下的意志 | 第21-22页 |
二、 心理学视角下的意志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对意志的合理理解 | 第23-26页 |
一、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| 第23-24页 |
二、 人的社会生命和自然生命的统一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道德意志:指向善 | 第26-31页 |
第一节 何为道德意志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道德意志的合理理解 | 第27-30页 |
一、 从动机和结果上来考察 | 第27页 |
二、 从决策与执行上来考察 | 第27-28页 |
三、 道德意志的坚强性问题 | 第28-29页 |
四、 道德意志是道德活动中的意志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道德意志为何指向善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善良意志:纯粹的善 | 第31-34页 |
第一节 何为善良意志 | 第31页 |
第二节 康德善良意志的境界 | 第31-33页 |
一、 康德善良意志的绝对性 | 第31-32页 |
二、 康德善良意志的终极性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康德善良意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| 第33-34页 |
一、 理论意义 | 第33页 |
二、 现实意义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 | 第34-42页 |
第一节 三者之间的一般性区别与联系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从应然道德和实然道德看三者之间的关系 | 第35-37页 |
一、 何为应然道德 | 第36页 |
二、 何为实然道德 | 第36页 |
三、 应然道德和实然道德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从意愿与毅力统一角度看三者之间的关系 | 第37-39页 |
一、 关于意愿和毅力两个概念的理解 | 第37-38页 |
二、 何为意愿与毅力的统一 | 第38页 |
三、 意愿与毅力统一下的三者关系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从善的增加看三者之间的关系 | 第39-42页 |
一、 何为善 | 第39-40页 |
二、 善的层次简析 | 第40页 |
三、 善的层次下的三者关系 | 第40-42页 |
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