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锂离子电池简介 | 第10-13页 |
·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| 第10-12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2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前景 | 第12页 |
·锂电正极材料 | 第12-13页 |
·LiFePO_4概述 | 第13-21页 |
·引言 | 第13-14页 |
·LiFePO_4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·LiFePO_4主要制备方法 | 第14-19页 |
·LiFePO_4的改性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材料表征及电池组装 | 第24-30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24-27页 |
·形貌结构与组成表征 | 第24-26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电池组装 | 第27-30页 |
·主要部件 | 第27-28页 |
·主要部件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·CR2032 扣式电池的组装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生物-沉淀-固相法制备LiFePO_4/C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| 第30-46页 |
·引言 | 第30-32页 |
·生物矿化合成 | 第30页 |
·酵母为模板的生物矿化合成机理 | 第30-31页 |
·微生物法合成LiFePO_4的优势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3页 |
·材料性能表征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5页 |
·前驱体及合成物的键结构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LiFePO_4/C介孔微球的结构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LiFePO_4/C介孔微球的形貌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生物合成LiFePO_4/C介孔微球的机理 | 第38-39页 |
·锂离子的传输路径 | 第39-41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| 第41-42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子传导率计算 | 第42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生物-溶胶-凝胶法制备LiFePO_4/C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| 第46-56页 |
·引言 | 第46页 |
·生物-溶胶-凝胶法制备LiFePO_4/C复合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仪器及原料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4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5章 生物-水热法制备LiFePO_4/C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| 第56-64页 |
·引言 | 第5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仪器及原料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2页 |
·Fe~(3+)吸附实验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| 第60页 |
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6章 金属离子掺杂LiFePO_4的改性研究 | 第64-68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4-65页 |
·实验仪器以及实验原料 | 第6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64-6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7页 |
·掺镁LiFePO_4材料的相组成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掺镁LiFePO_4材料的键结构分析 | 第66页 |
·掺镁LiFePO_4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对比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2页 |
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·创新点 | 第69页 |
·展望 | 第69-72页 |
·LiFePO_4市场发展前景 | 第69-70页 |
·本研究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2页 |
一、发表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