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底鼓发生的力学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底鼓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8-19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薄层状组合底板的底鼓机理 | 第21-43页 |
| ·底板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力学分析 | 第21-31页 |
| ·底板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| 第21-27页 |
| ·底板岩层的压曲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岩石流变所产生的底鼓 | 第29-31页 |
| ·底鼓量的估算 | 第31-42页 |
| ·底板有支护时弹粘性底鼓量的计算 | 第31-34页 |
| ·底板有支护时的塑性底鼓量计算 | 第34-35页 |
| ·底板压曲破坏的底鼓量计算 | 第35-36页 |
| ·岩体塑性流变产生的底鼓量的计算 | 第36-38页 |
| ·底板松动破碎所产生的底鼓量的计算 | 第38-41页 |
| ·不同阶段巷道底鼓量的估算 | 第41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三章 薄层状组合底板底鼓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67页 |
| ·原岩应力对巷道底鼓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支承压力对巷道底板受力变形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| ·分层厚度对底鼓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·围岩性质对巷道底鼓的影响 | 第50-56页 |
| ·确定围岩性质对底鼓影响的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·顶板性质对巷道底鼓量的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| ·两帮岩性对巷道底鼓量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| ·巷道高度对回采巷道底鼓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| ·巷道宽度对回采巷道底鼓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| ·岩空留巷道中煤柱对巷道底鼓的影响 | 第61-65页 |
| ·煤体—煤柱巷道底鼓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煤体—小煤柱巷道底鼓分析 | 第63-65页 |
| ·小结 | 第65-67页 |
| 第四章 巷道底鼓的支护方法研究 | 第67-79页 |
| ·针对巷道底鼓的锚杆支护方法 | 第67-74页 |
| ·顶帮普通锚固和加强锚固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·底板锚杆的支护理论及参数确定 | 第69-73页 |
| ·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长度底锚时的巷道底板稳定性 | 第73-74页 |
| ·墩柱在底板支护中的效用 | 第74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第五章 大宁矿402巷底鼓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 | 第79-103页 |
| ·工程背景 | 第79-81页 |
| ·底鼓机理分析 | 第81-83页 |
| ·402巷道的加强支护方案 | 第83-88页 |
| ·墩柱加强支护方案 | 第84-85页 |
| ·锚固加强支护 | 第85-88页 |
| ·402巷道的矿压观测分析 | 第88-101页 |
| ·对巷道木垛的支护检测及数据分析 | 第88-93页 |
| ·巷道墩柱的支护检测及数据分析 | 第93-100页 |
| ·巷矿压特征总结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|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 | 第103-106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103-104页 |
| ·论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04-10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6-109页 |
| 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| 附录1: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0页 |
| 附录2: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10页 |
| 附录3: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进行的学术报告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