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治安工作论文

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引言第10-15页
1 经济型群体性事件概述第15-24页
   ·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含义第15-16页
   ·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局部性对抗状态的表现,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处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向政治矛盾转化的关节点上,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第17页
     ·诉求的合理性与行为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,具有错综复杂性第17-18页
   ·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突出表现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由农村征地、城市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由国有企业改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由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第21-22页
   ·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积极方面:促进民主法治建设,克服腐败现象,促进公平正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消极影响:扰乱社会正常秩序,不利于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等第23-24页
2 经济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和演变机理第24-33页
   ·经济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一般原因第24-28页
     ·总根源:我国正处于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型期,各种体制机制都尚不完善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经济根源: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和利益关系严重失衡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政治根源:体制机制、执政能力、工作作风的局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文化根源:民众的民主素质相对较低、法制观念淡薄第27页
     ·社会根源:社会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力量不均衡,导致利益博弈双方进行非均衡博弈第27-28页
   ·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第28-33页
     ·社会弱势群体的止当利益受到严重侵害,引发群体性事件第28页
     ·有效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,导致不满情绪不断增加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制度化利益博弈机制不健全,导致利益矛盾不断积累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个别地方政府和官员被“俘获”,导致矛盾不断激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个别地方政府和官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高,造成严重后果第31-33页
3 妥善处置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第33-44页
   ·充分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合理利益诉求第33页
   ·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,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利益矛盾奠定物质基础第33-34页
   ·深化体制改革,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利益矛盾提供制度保障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深化分配制度改革,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,建设服务型政府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深化司法体制改革,维护司法公正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加强社会制度建设,提高弱势群体抗风险能力第37-38页
   ·建立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机制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导和反馈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建立反应灵敏的群体性事件调处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·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,做好教育、引导工作,构建和谐社会第42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个人简历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坚守与创新--中国摄影艺术创作当代性追求的启示
下一篇:户籍制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