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刑法的溯及力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2 刑法的溯及力概述 | 第15-30页 |
·溯及力的地位与本质 | 第15-20页 |
·溯及力的地位 | 第15-17页 |
·溯及力的本质 | 第17-20页 |
·溯及力的适用原则 | 第20-24页 |
·罪刑法定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刑法整体适用原则 | 第21-24页 |
·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| 第24-30页 |
·司法解释溯及力的理论评价 | 第25-26页 |
·本文观点 | 第26-30页 |
3 溯及力的司法适用 | 第30-42页 |
·连续犯的溯及力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 | 第31页 |
·具体适用法律研究 | 第31-33页 |
·继续犯的溯及力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 | 第33页 |
·具体适用法律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集合犯的溯及力问题 | 第34-36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 | 第34-35页 |
·具体适用法律研究 | 第35-36页 |
·多次犯的溯及力问题 | 第36-38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 | 第36页 |
·具体适用法律研究 | 第36-38页 |
·共同犯罪的溯及力问题 | 第38-42页 |
·承继的共犯的跨法现象 | 第38-39页 |
·脱离的共犯的跨法现象 | 第39-40页 |
·主犯行为跨法的现象 | 第40-42页 |
4 溯及力的立法完善 | 第42-48页 |
·溯及力问题立法的不足 | 第42-43页 |
·溯及力问题立法的完善 | 第43-48页 |
·追诉时效的溯及力制度之完善 | 第43-45页 |
·既判力问题的立法完善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