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| ·前言 | 第10页 |
| ·蝇类抗菌肽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| ·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| 第11-16页 |
| ·细胞膜损伤 | 第11-15页 |
| ·胞内损伤 | 第15-16页 |
| ·抗菌肽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| ·应用前景 | 第16-17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9-25页 |
| 第二章 基于细胞膜结合原理分离家蝇抗菌肽 | 第25-37页 |
| ·前言 | 第25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25-26页 |
| ·菌株 | 第25-26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蝇蛆蛋白干粉粗提物的制备 | 第26页 |
| ·抗菌肽细菌吸附结合试验 | 第26页 |
| ·凝胶过滤层析确定目标抗菌肽 | 第26页 |
| 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(RP-HPLC)纯化 | 第26-2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5页 |
| ·Sephadex G-15 凝胶过滤分离家蝇抗菌肽 | 第27-31页 |
| ·基于细胞膜结合原理分离家蝇幼虫抗菌肽 | 第31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章 家蝇抗菌肽的结构鉴定及抗菌活性 | 第37-49页 |
| ·前言 | 第37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37页 |
| ·菌株 | 第37页 |
| ·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7-40页 |
| ·MALDI-TOF-TOF MS 鉴定抗菌肽氨基酸序列 | 第37-38页 |
| ·抗菌肽浓度的测定 | 第38页 |
| ·细菌的培养 | 第38页 |
| ·真菌的培养 | 第38页 |
| ·抗菌肽抗真菌活性检测 | 第38页 |
| ·抗菌肽对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(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,MIC) | 第38-39页 |
| ·抗菌肽的抑菌动力学研究 | 第39页 |
| ·稳定性检测 | 第39页 |
| ·抗菌肽溶血性和凝集性 | 第39-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6页 |
| ·MALDI-TOF/TOF-MS 鉴定抗菌肽 | 第40-42页 |
| ·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| 第42-43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MDpep5 和MDpep9 的抗菌动力 | 第43-44页 |
| ·抗菌肽MDpep5 和MDpep9 对环境的敏感性 | 第44-46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的溶血性 | 第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第四章 家蝇抗菌肽对不同类型细菌的细胞壁膜及胞内酶系的作用 | 第49-72页 |
| ·前言 | 第49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49页 |
| ·菌株 | 第49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4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9-51页 |
| ·抗菌肽对细菌细胞壁作用检测 | 第49-50页 |
| ·细胞表面微区低pH 值对于家蝇抗菌肽表面疏水性影响 | 第50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细菌细胞荧光标记 | 第50-51页 |
| ·流式细胞仪(FCM)分析 | 第5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8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细胞表面微区低pH 值对于家蝇抗菌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| ·流式细胞仪( flow cytometry, FCM)检测细菌细胞受损情况 | 第57-64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引发细菌细胞的亚致死状态分析 | 第64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| 第五章 家蝇抗菌肽与细菌DNA 的作用研究 | 第72-85页 |
| ·前言 | 第72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72-73页 |
| ·菌株 | 第72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72-7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3-75页 |
| ·抗菌肽与细菌作用后对染色体DNA 的影响 | 第73页 |
| ·细菌紫外吸收物的渗透检测 | 第73-74页 |
| ·凝胶电泳检测抗菌肽与DNA 的结合 | 第74页 |
| ·原子力显微镜(AFM)检测抗菌肽与DNA 的结合 | 第74页 |
| ·抗菌肽与细菌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74页 |
| ·抗菌肽与细菌DNA 结合的荧光光谱 | 第74页 |
| ·抗菌肽与细菌DNA 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 | 第74页 |
| ·抗菌肽对EB-DNA 复合体系滴定的荧光光谱 | 第74页 |
| ·EB 对复合体系抗菌肽-DNA 滴定的荧光光谱 | 第74-7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3页 |
| ·细菌物质的泄露的紫外吸收分析 | 第75-76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对细菌DNA 的损伤 | 第76页 |
| ·凝胶电泳检测家蝇抗菌肽与细菌DNA 的结合 | 第76-77页 |
| ·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家蝇抗菌肽与DNA 的作用 | 第77-79页 |
| ·紫外光谱法检测家蝇抗菌肽与细菌DNA 相互作用 | 第79-80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与细菌DNA 结合的荧光光谱 | 第80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与溴化乙锭竞争结合细菌DNA | 第80-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| 第六章 家蝇抗菌肽引起细菌DNA 降解的机理探讨 | 第85-95页 |
| ·前言 | 第85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85-86页 |
| ·菌株 | 第85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85-8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86页 |
| ·染色体DNA 酶切实验 | 第86页 |
| ·不同浓度抗菌肽对DNA 酶切程度的影响 | 第86页 |
| ·圆二色光谱 | 第8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6-93页 |
| ·细菌DNA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实验 | 第86-87页 |
| ·不同浓度家蝇抗菌肽对细菌DNA 酶切的影响 | 第87-88页 |
| ·家蝇抗菌肽对于细菌DNA 构象的影响 | 第88-9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
| 论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| 第95-96页 |
| 一、主要结论 | 第95页 |
| 二、创新点 | 第95-96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96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