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级液压缸四缸同步控制系统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概论 | 第11页 |
·论文来源 | 第11页 |
·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分类 | 第12-14页 |
·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和方式 | 第14-16页 |
·电液比例技术在同步控制中的研究 | 第16-19页 |
·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| 第16页 |
·电液比倒控制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| 第16-19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电液比例同步系统的设计 | 第21-31页 |
·液压支架试验台功能要求 | 第21-23页 |
·试验台功能要求 | 第21-22页 |
·试验台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| 第22-23页 |
·同步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| 第23-25页 |
·平台升降系统同步系统设计 | 第25-30页 |
·试验台的结构及控制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工作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受力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系统的数学建模 | 第31-43页 |
·电液比例换向阀数学模型 | 第31-35页 |
·比例放大器的数学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先导阀数学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主滑阀的数学模型 | 第33-35页 |
·单级液压缸数学模型 | 第35-40页 |
·滑阀流量方程 | 第35-38页 |
·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| 第38-39页 |
·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| 第39-40页 |
·多级液压缸数学建模 | 第40-42页 |
·多级液压缸运动分析 | 第40页 |
·节流缓冲 | 第40-41页 |
·多级液压缸换级 | 第41-42页 |
·多级液压缸同步速度的计算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系统 AMESim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| 第43-53页 |
·液压系统常用建模方法 | 第43-46页 |
·AMESim 软件功能 | 第44-45页 |
·AMESim 软件的建模步骤 | 第45-46页 |
·二级液压缸 AMESim 模型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·系统 AMESim 模型的建立 | 第47-49页 |
·系统模型的参数设定 | 第49-50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系统控制算法研究以及联合仿真的实现 | 第53-73页 |
·PID 控制研究 | 第53-54页 |
·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53-54页 |
·PID 控制的参数整定 | 第54页 |
·模糊控制研究 | 第54-59页 |
·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| 第55-57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模糊-PID 控制算法的研究 | 第59-62页 |
·模糊-PID 控制器的结构 | 第59-60页 |
·模糊化 | 第60-61页 |
·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| 第61-62页 |
·联合仿真技术 | 第62-63页 |
·联合仿真用途特点 | 第62页 |
·联合仿真技术的实现途径 | 第62-63页 |
·联合仿真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63页 |
·升降机构同步控制系统联合仿真的实现 | 第63-65页 |
·建立联合仿真模型 | 第63-64页 |
·联合仿真模块 | 第64-65页 |
·联合仿真分析 | 第65-71页 |
·当各缸受力不同时,系统的仿真比较 | 第65-67页 |
·当各个缸安装有误差时,系统的仿真比较 | 第67-68页 |
·当二级缸换级时,系统的仿真比较 | 第68-70页 |
·当发生其中一个缸偏载时,系统仿真比较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结论 | 第73页 |
·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