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1 偶氮染料的微生物脱色及相关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3-39页 |
·染料的分类、结构与发色机理 | 第13-15页 |
·染料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·染料的结构与发色机理 | 第14-15页 |
·偶氮染料的生产应用、危害及各国政策 | 第15-16页 |
·偶氮染料的生产与应用 | 第15页 |
·偶氮染料的危害 | 第15-16页 |
·各国对偶氮染料的相关政策 | 第16页 |
·偶氮染料的微生物处理 | 第16-20页 |
·细菌脱色偶氮染料 | 第18-19页 |
·白腐真菌和酵母菌降解偶氮染料 | 第19-20页 |
·细菌脱色偶氮染料的机理 | 第20-24页 |
·偶氮染料的直接酶脱色 | 第20-21页 |
·介体参与的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 | 第21-22页 |
·偶氮呼吸脱色偶氮染料 | 第22-24页 |
·生物无机化合物脱色偶氮染料 | 第24页 |
·偶氮还原酶 | 第24-26页 |
·不含黄素的偶氮还原酶 | 第24页 |
·FMN依赖型偶氮还原酶 | 第24-26页 |
·硝基芳香化合物与硝基还原酶 | 第26-28页 |
·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危害 | 第26-27页 |
·TNT的微生物降解与硝基还原酶 | 第27-28页 |
·醌类化合物与醌还原酶 | 第28-31页 |
·醌类化合物 | 第28-29页 |
·醌还原酶 | 第29-30页 |
·氧化应激与醌还原酶在应对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·本课题相关生物技术简介 | 第31-36页 |
·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1-32页 |
·定点突变及其在污染物降解酶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2-34页 |
·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 | 第34-36页 |
·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36-39页 |
·前期研究工作简述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7-39页 |
2 细菌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 | 第39-5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9-40页 |
·培养基的配制及脱色培养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菌体生长及染料脱色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·粗酶的提取 | 第42-43页 |
·蛋白含量测定 | 第43页 |
·酶活分析体系 | 第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1页 |
·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 | 第43-48页 |
·三株细菌静止期细胞脱色偶氮染料能力的比较 | 第48-51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1-52页 |
3 偶氮还原酶AZR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| 第52-6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4页 |
·序列、服务器、数据库与软件 | 第52-53页 |
·同源建模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1页 |
·AZR结构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| 第54-57页 |
·AZR结构模型的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AZR的乒乓动力学机理 | 第59页 |
·偶氮还原酶的分类与结构本质 | 第59-61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61-63页 |
4 AZR的硝基还原酶和FMN还原酶活性 | 第63-7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3-6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3页 |
·AZR的纯化 | 第63-64页 |
·酶活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AZR性质考察 | 第65页 |
·TNT还原产物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#发 | 第66-75页 |
·pH和温度对AZR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AZR的辅酶选择性 | 第67页 |
·AZR还原多硝基甲苯 | 第67-68页 |
·TNT还原产物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AZR对外加FMN的还原 | 第70-71页 |
·外加FMN对AZR偶氮还原酶和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·AZR的底物多样性考察 | 第72-73页 |
·AZR为一种新的硝基/FMN还原酶家族成员 | 第73-75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75-76页 |
5 AZR氨基酸位点Y~(74)、H~(75)和K~(109)的定点突变研究 | 第76-10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6-8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6-77页 |
·定点突变操作 | 第77-82页 |
·蛋白的纯化 | 第82页 |
·AZR的SDS-PAGE | 第82-84页 |
·酶活分析 | 第84页 |
·野生型与突变型AZR性质考察 | 第8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4-101页 |
·突变位点的选择 | 第84-86页 |
·定点突变操作 | 第86-94页 |
·野生型与突变型AZR的纯化 | 第94-95页 |
·pH对野生型和突变型AZR活性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·野生型和突变型AZR的动力学性质 | 第96-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6 AZR的醌还原酶活性及其在耐受氧化应激和介导脱色中的应用 | 第103-11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03-10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03页 |
·序列与结构分析 | 第103页 |
·酶活分析 | 第103-104页 |
·应激源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| 第104页 |
·醌介体参与的偶氮染料的介导脱色 | 第10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4-111页 |
·蛋白序列与结构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·AZR的醌还原酶活性 | 第106-108页 |
·AZR对E.coli耐受氧化应激的影响 | 第108-109页 |
·偶氮染料的介导脱色 | 第109-1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112-11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12-114页 |
·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| 第114-115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9页 |
附录A K109A突变序列测序结果 | 第129-130页 |
附录B K109H突变序列测序结果 | 第130-132页 |
附录C Y74W突变序列测序结果 | 第132-135页 |
附录D H75N突变序列测序结果 | 第135-13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38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-14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41-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