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物业服务合同的基本理论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性质分析 | 第9-10页 |
一、 服务合同说 | 第9-10页 |
二、 委托合同说 | 第10页 |
三、 新型有名合同说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物业服务合同与相似合同的比较 | 第10-13页 |
一、 物业服务合同与委托合同比较 | 第11页 |
二、 物业服务合同与雇佣合同比较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国家和地区物业服务合同的比较与借鉴 | 第13-18页 |
第一节 相关国家和地区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的规定 | 第13-15页 |
一、 美国《统一区分所有物业产权法》 | 第13-14页 |
二、 德国《住宅所有权法》 | 第14页 |
三、 香港地区《建筑物管理条例》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对我国的立法借鉴和启示 | 第15-18页 |
一、 适当扩大业主权利是国际立法趋势 | 第15-16页 |
二、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团体法律地位 | 第16页 |
三、 有针对地细化并丰富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我国物业服务合同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8-25页 |
第一节 我国物业服务合同的立法现状 | 第18-19页 |
一、 《物业管理条例》存在立法技术和立法内容缺陷 | 第18-19页 |
二、 地方物业服务合同立法存在差异 | 第19页 |
第二节 我国物业服务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9-25页 |
一、 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 | 第20-21页 |
二、 物业服务合同内容规定过于空泛 | 第21-22页 |
三、 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效力不明确 | 第22-23页 |
四、 物业服务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责任模糊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物业服务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 | 第25-38页 |
第一节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中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 | 第25-28页 |
一、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的法律地位 | 第25-26页 |
二、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中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律地位 | 第26-27页 |
三、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完善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 | 第28-31页 |
一、 确立业主对物业服务合同的解除权 | 第28-29页 |
二、 严格行使物业服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 | 第29-30页 |
三、 合理界定物业服务企业安全保障义务 | 第30页 |
四、 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对格式条款说明告知义务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效力 | 第31-34页 |
一、 细化物业服务合同的要件 | 第32页 |
二、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无效及可撤销情形 | 第32-33页 |
三、 业主委员会越权订立物业服务合同的效力确定问题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| 第34-38页 |
一、 界定物业服务合同的违约归责原则 | 第34-35页 |
二、 明确物业服务合同的违约形态 | 第35-36页 |
三、 合理适用物业服务合同违约的责任形式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后记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