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引言 | 第7-8页 |
| 第一部分 《内经》天人相应理论的基本内容 | 第8-43页 |
| 一、 人与自然规律一致 | 第8-10页 |
| (一) 阴阳的对立和统一规律 | 第8页 |
| (二) 阴阳的相对性规律 | 第8-9页 |
| (三) 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 | 第9-10页 |
| (四) 阴阳的相互转化 | 第10页 |
| (五) 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| 第10页 |
| 二、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| 第10-19页 |
| (一) 五行系统 | 第11-16页 |
| (二) 十二月十二经脉系统 | 第16-19页 |
| 三、 人之生本于天地 | 第19页 |
| (一)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| 第19页 |
| (二) 人受天地之气的给养 | 第19页 |
| 四、 人与自然相通相应 | 第19-33页 |
| (一) 人与天地万事万物相应 | 第20页 |
| (二) 人与时相应 | 第20-33页 |
| 五、 人受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 | 第33-42页 |
| (一) 正气与邪气 | 第34-36页 |
| (二) 外邪传人人体之次序 | 第36-37页 |
| (三) 不同的邪气对人体的影响 | 第37-42页 |
| 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二部分 《内经》中的天人相应理论对针刺治疗的指导作用 | 第43-57页 |
| 一、 针具的制作和应用 | 第43-44页 |
| 二、 日之寒温、月之盈虚对针刺治疗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| (一) 日之寒温、月之盈虚指导针刺补泻 | 第45页 |
| (二) 日之寒温对针刺治疗环境的启发 | 第45-46页 |
| (三) 月之盈虚对人体气血及疾病发生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三、 时间因素对针刺治疗的影响 | 第47-53页 |
| (一) 冬病夏治,夏病冬治 | 第47-48页 |
| (二) 应昼夜节律而治 | 第48-49页 |
| (三) 应四时节律而治 | 第49-50页 |
| (四) 应年之所加而治 | 第50页 |
| (五) 人气所在之时禁刺 | 第50-53页 |
| 四、 邪气致病的规律对针刺治疗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| (一) 辨邪气所在 | 第53页 |
| (二) 辨邪气不同 | 第53-54页 |
| (三) 外邪传入人体之次序对治疗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五、 其他相关因素对针刺治疗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| (一) 地理因素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| 第55页 |
| (二) 十二经水对十二经脉治疗量的启发 | 第55页 |
| (三) 针刺部位应准确 | 第55-56页 |
| (四) 手五里穴不可妄刺 | 第56-57页 |
| 讨论 | 第57-60页 |
| 结语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
| 综述 | 第62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69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