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3页 |
1 杂种优势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杂种优势的概念 | 第10页 |
·杂种优势的假说 | 第10-11页 |
·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| 第11页 |
·杂种优势的度量 | 第11-12页 |
·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杂种优势利用的国内外现状 | 第14-15页 |
2 DNA 多态性标记在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 | 第15-22页 |
·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(RFLPS) | 第15-16页 |
·DNA 指纹 | 第16页 |
·RAPD 标记 | 第16页 |
·微卫星标记 | 第16-22页 |
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鸡群 | 第23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3页 |
·实验试剂及其配置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生产性能测定 | 第24页 |
·血样的采集 | 第24页 |
·微卫星引物的选择和合成 | 第24-25页 |
·基因组 DNA 的抽提参照孟安明等(1993)的方法进行 | 第25-26页 |
·PCR 扩增 | 第26页 |
·PCR 产物的检测 | 第26-27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杂种优势(率)的计算 | 第27页 |
·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5页 |
1 实验鸡群生长与屠体性状杂种优势率统计分析结果 | 第29-33页 |
·0-9 周龄各组合鸡群周生长速度杂种优势率的分析 | 第29页 |
·各组合鸡群体尺指标在4 周和8 周的杂种优势率结果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各组合鸡群9 周龄与14 周龄屠体性状杂种优势率统计分析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肌肉品质各指标杂种优势率统计分析结果 | 第32-33页 |
2 微卫星标记的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5页 |
·基因组 DNA 的提取结果 | 第33-35页 |
·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 | 第35-39页 |
·多态信息含量(PIC) | 第39页 |
·基因杂合度 | 第39-40页 |
·最小二乘分析结果 | 第40-42页 |
·各组合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| 第42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3-54页 |
导师评阅表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