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前言 | 第9-10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0-40页 |
| 1. 彗星试验的研究进展 | 第10-23页 |
| ·彗星试验的发展史 | 第10-12页 |
| ·彗星试验的试验方法 | 第12-23页 |
| 2. 彗星试验的应用 | 第23-38页 |
| ·遗传毒理学研究 | 第23-29页 |
| ·职业环境监测 | 第29-31页 |
| ·环境生态监测 | 第31-32页 |
| ·彗星试验在农药遗传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2-35页 |
| ·医学诊断和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| 第35-38页 |
| 3 彗星试验技术展望 | 第38-40页 |
| 正文 | 第40-68页 |
| 4.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9页 |
| ·材料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对象——CHL 细胞 | 第40页 |
| ·受试物——人参皂苷 Rg3 冻干粉针 | 第40页 |
| ·阳性对照物质—甲基磺酸甲脂(MMS) | 第40页 |
| ·相关试剂 | 第40-41页 |
| ·相关仪器 | 第41页 |
| ·方法 | 第41-49页 |
| ·细胞培养 | 第41-42页 |
| ·试剂配制 | 第42-43页 |
| ·凝胶制片 | 第43-45页 |
| ·各层胶面琼脂糖用量的选择 | 第45页 |
| ·琼脂糖浓度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| ·剂量设计 | 第46页 |
| ·染毒 | 第46页 |
| ·细胞生存率的测定 | 第46页 |
| ·细胞溶解 | 第46-47页 |
| ·强碱性(pH>13)DNA 解旋 | 第47页 |
| ·电泳 | 第47页 |
| ·中和 | 第47页 |
| ·染色 | 第47页 |
| ·SCGE 检测不同浓度受试物和阳性对照物对CHL 细胞的作用 | 第47-48页 |
| ·镜检与数据处理 | 第48-49页 |
| 5.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62页 |
| ·不同胶面琼脂糖溶液用量的选择 | 第49页 |
| ·琼脂糖溶液浓度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| ·玻片的选择 | 第50页 |
| ·制胶板 | 第50-52页 |
| ·制胶环境温度 | 第52页 |
| ·制片凝胶体的最佳条件 | 第52-53页 |
| ·两种不同染毒方式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| ·染毒前、后细胞存活率测定结果 | 第54页 |
| ·细胞裂解 | 第54-55页 |
| ·DNA 解旋 | 第55页 |
| ·DNA 电泳 | 第55-56页 |
| ·不同浓度受试物作用于CHL 细胞彗星电泳图像 | 第56-59页 |
| ·不同浓度阳性对照物MMS 对CHL 细胞DNA 损伤的彗星图 | 第59-60页 |
| ·不同浓度阳性对照物MMS 对CHL 细胞DNA 迁移的效应 | 第60-62页 |
| 6. 讨论 | 第62-68页 |
| ·彗星试验方法 | 第62-65页 |
| ·凝胶制片 | 第62-63页 |
| ·细胞溶解 | 第63页 |
| ·强碱性(pH>13)DNA 解旋 | 第63页 |
| ·电泳 | 第63页 |
| ·染色 | 第63-64页 |
| ·镜检 | 第64-65页 |
| ·体外染毒 | 第65页 |
| ·彗星主要计算指标 | 第65-67页 |
| ·形状指标 | 第65-66页 |
| ·距离指标 | 第66页 |
| ·强度指标 | 第66页 |
| ·“矩”类指标 | 第66-67页 |
| ·彗星试验的应用前景 | 第67-68页 |
| 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8页 |
| 附录1 | 第78-80页 |
| 附录2 | 第80-82页 |
| 附录3 | 第82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-84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