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37页 |
·粘附性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的研究 | 第17-24页 |
·颗粒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·粘附性颗粒的鼓泡流态化 | 第18-22页 |
·粘附性颗粒聚团的散式流态化 | 第22-24页 |
·粘附性颗粒聚团的研究 | 第24-28页 |
·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| 第24-26页 |
·聚团间相互作用力 | 第26-28页 |
·颗粒间聚团机理 | 第28-29页 |
·聚团形成机理 | 第28-29页 |
·颗粒聚团形成和破裂的判断依据 | 第29页 |
·颗粒聚团尺寸计算模型 | 第29-34页 |
·基于床层临界流动状态的模型 | 第30页 |
·基于聚团作用力和能量平衡的颗粒聚团尺寸计算模型 | 第30-34页 |
·气固两相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| 第34-36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2章 粘附性颗粒气固两相流动模型 | 第37-63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粘附性颗粒气固两相流动中气相湍流的大涡模型 | 第37-40页 |
·单相流体的大涡模拟 | 第37-39页 |
·气固两相流动的气相大涡模拟控制方程 | 第39-40页 |
·亚格子雷诺应力的封闭 | 第40页 |
·粘附性颗粒动理学 | 第40-46页 |
·颗粒数目密度分布 | 第41页 |
·Boltzmann 积分微分方程组和一般输运理论 | 第41-43页 |
·碰撞积分的进一步简化 | 第43-45页 |
·固相的质量、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 | 第45-46页 |
·粘性颗粒系统碰撞应力 | 第46-58页 |
·应力积分计算 | 第46-47页 |
·沿碰撞方向的积分 | 第47-50页 |
·应力积分第一项求解 | 第50-53页 |
·应力积分第二项求解 | 第53-57页 |
·粘性颗粒的碰撞压力与粘度 | 第57-58页 |
·粘性颗粒系统碰撞热流通量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3页 |
第3章 循环流化床内粘附性颗粒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 | 第63-89页 |
·引言 | 第63页 |
·数学模型、数值方法和边界条件 | 第63-6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6-87页 |
·颗粒和颗粒聚团的流动行为 | 第66-72页 |
·入口进气速度对颗粒和颗粒聚团流动特性的影响 | 第72-76页 |
·入口质量流量对颗粒和颗粒聚团流动特性的影响 | 第76-79页 |
·弹性恢复系数对颗粒和颗粒团聚流动特性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·界面能对颗粒和颗粒团聚物流动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·与试验结果对比 | 第82-84页 |
·功率谱分析 | 第84页 |
·小波多分辨分析 | 第84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4章 喷动床内粘性颗粒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89-108页 |
·引言 | 第89页 |
·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| 第89-90页 |
·模拟结果与讨论 | 第90-107页 |
·喷动床内气固两相的流动行为 | 第90-94页 |
·不同入口气体喷动速度的比较 | 第94-97页 |
·倒锥体倾角的比较 | 第97-100页 |
·Hamaker 常数A 的比较 | 第100-102页 |
·瞬时颗粒聚团浓度多分辨分析 | 第102-104页 |
·信息熵分析 | 第104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5章 流化床内纳米颗粒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 | 第108-124页 |
·引言 | 第108页 |
·数学模型、模拟参数和边界条件 | 第108-10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9-123页 |
·纳米颗粒和颗粒聚团的流动行为 | 第109-116页 |
·进气速度对纳米颗粒聚团流动的影响 | 第116-119页 |
·聚团大小的计算模型比较 | 第119-122页 |
·纳米颗粒散式流化的信息熵分析 | 第122-1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结论 | 第124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7页 |
附录 A 粘性颗粒碰撞动力学 | 第137-141页 |
附录 B 瞬时速度与脉动速度变量的转换 | 第141-142页 |
附录 C 应力积分第一项求解中间过程 | 第142-144页 |
附录 D 压力和粘度修正系数的求解公式 | 第144-14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47页 |
其它发表的论文 | 第147-149页 |
致谢 | 第149-15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