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课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·思路和创新点 | 第13页 |
| ·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中国海关管理现状 | 第15-28页 |
| ·中国海关实施提前报关的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中国海关现行风险管理体系 | 第18-21页 |
| ·与“出口监管与互认监管结果”有关的业务 | 第21-24页 |
| ·海关与企业的关系 | 第24-28页 |
| 第三章 中国海关实施《标准框架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28-38页 |
| ·必要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·可行性分析 | 第31-38页 |
| 第四章 《标准框架》的具体内容分析及实施难点 | 第38-49页 |
| ·《标准框架》条款分析及与我国现行做法的比较 | 第38-44页 |
| ·实施《标准框架》的不利影响及海关实施难点 | 第44-49页 |
| 第五章 中国海关实施《标准框架》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9-60页 |
| ·实施《标准框架》对提前递交电子货物信息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9-51页 |
| ·实施《标准框架》采取一致的风险管理手段的对策及建议 | 第51-53页 |
| ·实施《标准框架》出口监管与互认监管结果的对策及建议 | 第53-55页 |
| ·实施《标准框架》规定的海关与商界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| 第55-59页 |
| ·中国海关实施《标准框架》的指导思想 | 第59-60页 |
| 结束语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