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9页 |
第一部分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及其教学价值 | 第9-17页 |
一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概念的界定 | 第9页 |
二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层次与结构 | 第9-12页 |
(一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层次 | 第9-10页 |
(二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 | 第10-12页 |
三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质 | 第12-14页 |
(一) 目标引力 | 第12页 |
(二) 内部驱力 | 第12-13页 |
(三) 情境压力 | 第13-14页 |
四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教学价值 | 第14-17页 |
(一) 始动功能 | 第14页 |
(二) 导向功能 | 第14-15页 |
(三) 维持功能 | 第15页 |
(四) 调节功能 | 第15-17页 |
第二部分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现状的研究 | 第17-34页 |
一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构成要素的调查 | 第17-24页 |
(一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兴趣及其发展状况 | 第17-19页 |
(二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机的发展状况 | 第19-21页 |
(三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意志的结构 | 第21-22页 |
(四) 高中生人生理想及其发展水平 | 第22-24页 |
二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 | 第24-27页 |
(一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社会性、现实性 | 第24-25页 |
(二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 | 第25-26页 |
(三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功能 | 第26-27页 |
三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4页 |
(一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问题表征 | 第27-28页 |
(二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问题机理 | 第28-30页 |
(三)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问题成因 | 第30-34页 |
第三部分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的校域调控与开发 | 第34-53页 |
一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调控和开发的原则 | 第35-37页 |
(一) 整体优化原则 | 第35-36页 |
(二) 循序性原则 | 第36页 |
(三) 区别开发原则 | 第36-37页 |
二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校域调控和开发的目标与教学策略 | 第37-46页 |
(一) 引发动力:激发高中生思政课学习需要和动机 | 第37-39页 |
(二) 增强动力:培养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兴趣和爱好 | 第39-41页 |
(三) 调节动力:调动高中生思政课学习情绪和情感 | 第41-42页 |
(四) 凝聚动力:强化高中生思政课学习意志和信心 | 第42-44页 |
(五) 稳定动力:树立高中生思政课学习理想和信念 | 第44-46页 |
三、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开发的校域情境影响力的合成 | 第46-53页 |
(一) 创造良好的校域物质情境 | 第47-49页 |
(二) 创建积极的校域文化情境 | 第49-51页 |
(三) 创设和谐的校域人际情境 | 第51-53页 |
附件: 高中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系统状况的调查报告(摘要) | 第53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