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53页 |
·电化学发光分析 | 第12-22页 |
·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电化学发光体系及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| 第15-18页 |
·鲁米诺ECL 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·电化学发光的发展前景 | 第21-22页 |
·纳米材料及纳米修饰电极 | 第22-29页 |
·纳米材料的性质 | 第22-24页 |
·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| 第24-28页 |
·纳米修饰在ECL 中的应用 | 第28-29页 |
·生物传感技术 | 第29-38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| 第30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分类与应用 | 第30-32页 |
·生物敏感材料的固定 | 第32-35页 |
·酶生物传感器 | 第35-37页 |
·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| 第37-38页 |
·DNA 传感技术 | 第38-51页 |
·DNA 的结构、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| 第38-40页 |
·DNA 传感技术 | 第40-44页 |
·电化学DNA 传感 | 第44-47页 |
·小分子药物与DNA 的作用 | 第47-49页 |
·生物芯片 | 第49-51页 |
·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51-53页 |
第二章 研究目标及研究手段 | 第53-61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技术 | 第54-61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54-57页 |
·实验条件与参数 | 第57-5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9-61页 |
第三章 鲁米诺ECL 的增敏技术 | 第61-91页 |
·纳米材料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 | 第61-73页 |
·纳米金溶胶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研究 | 第61-68页 |
·纳米铂溶胶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研究 | 第68-73页 |
·有机分子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 | 第73-82页 |
·氯霉素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 | 第73-78页 |
·自组装修饰半胱氨酸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 | 第78-82页 |
·介质体系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 | 第82-91页 |
·微乳液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研究 | 第82-88页 |
·离子液体对鲁米诺ECL 的增敏作用研究 | 第88-91页 |
第四章 活性氧对鲁米诺ECL 增敏及ECL 生物传感器研究 | 第91-116页 |
·溶解氧和过氧化氢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 | 第91-9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1-94页 |
·结论 | 第94页 |
·辣根过氧化物酶ECL 传感行为 | 第94-9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5-99页 |
·机理讨论 | 第99页 |
·黄嘌呤氧化酶增敏鲁米诺ECL 行为研究 | 第99-10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9-101页 |
·机理讨论 | 第101页 |
·尿酸ECL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| 第101-10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2-109页 |
·结论 | 第109页 |
·谷丙转氨酶ECL 生物传感器研究 | 第109-1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9-115页 |
·结论 | 第115页 |
·机理讨论 | 第115-116页 |
第五章 基于鲁米诺ECL 的DNA 传感研究 | 第116-142页 |
·以鲁米诺ECL 为信号的DNA 传感 | 第116-12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6-11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7-128页 |
·结论 | 第128-129页 |
·氯霉素与DNA 相互作用的ECL 研究 | 第129-13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9-1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30-134页 |
·ECL 非标记识别DNA 杂交传感技术 | 第134-14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5-13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36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57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57-158页 |
致谢 | 第158-1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