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本文所述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·房地产行业 | 第12页 |
·深圳民营房地产企业 | 第12页 |
·宏观调控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深圳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13-19页 |
·房地产行业发展阶段 | 第13-15页 |
·住房由福利化改为商品化的试点、深化阶段(1988—1998年) | 第13-14页 |
·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,完全商品化阶段(1998—2003年) | 第14页 |
·调控房地产市场,重新强调住房保障制度阶段(2003—2007年) | 第14-15页 |
·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房地产企业数量多,规模小 | 第15页 |
·房地产企业开发能力低,规模经济差 | 第15页 |
·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,经营风险大 | 第15页 |
·房地产企业信用差,不重视品牌的创立 | 第15-16页 |
·深圳房地产及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行业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深圳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宏观调控的阶段及政策变迁 | 第19-32页 |
·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| 第19页 |
·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| 第19页 |
·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| 第19页 |
·三次宏观调控的简要回顾 | 第19-22页 |
·1993年—1996年的宏观调控 | 第20页 |
·1998年年的宏观调控 | 第20-21页 |
·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及主要政策一览 | 第21-22页 |
·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特征与性质 | 第22-26页 |
·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 | 第23-24页 |
·注重区分市场而区别对待 | 第24-25页 |
·注重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并举 | 第25-26页 |
·本轮宏观调控的重点 | 第26-32页 |
·商品房预售市场(二级市场)是宏观调控首要重点 | 第26-29页 |
·土地市场(一级市场)是调控另一重点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宏观调控对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 | 第32-38页 |
·宏观调控前后深圳民营企业的发展变化 | 第32-34页 |
·宏观调控前后深圳民营企业的对比 | 第32-34页 |
·宏观调控前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横向对比 | 第34页 |
·宏观调控对深圳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房地产价格如过山车一样涨落,企业无所适从 | 第34-35页 |
·前期高价拍得的土地,如今成了烫手的山芋 | 第35页 |
·房地产需求改变,发展商的产品定位因时滞产生错位 | 第35页 |
·从民营企业个体来讲,目前呈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| 第35-36页 |
·结论 | 第36-38页 |
·宏观调控的土地政策减少了超额利润 | 第36页 |
·宏观调控的金融政策减少了资金来源 | 第36-37页 |
·宏观调控加速了民营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深化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民营开发企业的对策 | 第38-44页 |
·理性看待目前的宏观调控 | 第38-39页 |
·理性看待调控的力度 | 第38页 |
·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正确看待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 | 第39页 |
·正确看待房地产企业利润 | 第39页 |
·深圳大型或品牌民营房地产企业的策略 | 第39-41页 |
·投资决策理性化 | 第39页 |
·经营管理专业化 | 第39-40页 |
·注重品牌战略 | 第40页 |
·多元化融资渠道 | 第40页 |
·不断创新 | 第40-41页 |
·深圳中小型民营企业特有的对策 | 第41-44页 |
·参与深圳城市旧城旧村改造 | 第41-42页 |
·直接通过市场操作见缝插针开发中小项目 | 第42页 |
·联盟盘整资源或谋求退出市场 | 第42页 |
·由开发商而投资商,进军中小城市 | 第42-43页 |
·由开发商转为房东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深圳民营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| 第44-48页 |
·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新的竞争环境 | 第44-45页 |
·竞争对手已经成熟,寡头市场显现雏形 | 第44页 |
·消费者已经趋于成熟和理性 | 第44页 |
·房地产市场金融环境深刻变化 | 第44-45页 |
·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变化 | 第45页 |
·深圳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 | 第45-48页 |
·制度化、正规化程度不断提高 | 第45页 |
·日益实现集团化、规模化经营 | 第45-46页 |
·产品同质化趋势与服务的差别化并存 | 第46页 |
·日趋注重与金融业实现融合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9-51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