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3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·三峡库区概况 | 第10页 |
·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·林地坡面降雨产流规律及土壤力学特征研究进展 | 第14-32页 |
·坡地森林植被水文过程 | 第14-22页 |
·饱和-非饱和渗流 | 第22-25页 |
·非饱和植物根系复合体有效应力和抗剪强度理论 | 第25-29页 |
·坡体稳定分析 | 第29-32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32-37页 |
·地质地貌 | 第32页 |
·气候特征 | 第32页 |
·水文特征 | 第32-33页 |
·土壤特征 | 第33页 |
·植被特征 | 第33页 |
·社会经济 | 第33-37页 |
3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37-4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7页 |
·林地坡面降雨产流规律 | 第37页 |
·坡体饱和-非饱和渗流的生成与运动规律 | 第37页 |
·非饱和土土壤-根系复合体的有效应力与抗剪强度理论 | 第37页 |
·坡体稳定分析 | 第3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7-46页 |
·研究区设置 | 第37-38页 |
·观测设施概况 | 第38-39页 |
·定位观测 | 第39页 |
·野外调查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-44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46-47页 |
4 林地坡面降雨产流规律 | 第47-70页 |
·坡地森林植被特征 | 第47页 |
·林冠层水文效应 | 第47-50页 |
·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| 第50-54页 |
·枯落物储量 | 第50-51页 |
·枯落物持水过程 | 第51-54页 |
·土壤层水文效应 | 第54-55页 |
·土壤层基本物理性质 | 第54-55页 |
·土壤层持水拦蓄特征 | 第55页 |
·产流对降雨的响应 | 第55-61页 |
·在年月尺度上 | 第55-57页 |
·在场次降雨尺度上 | 第57-61页 |
·典型森林植被理水调洪功能的评价 | 第61-68页 |
·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 | 第61-63页 |
·典型森林植被理水调洪功能的评价 | 第63-68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68-70页 |
5 饱和-非饱和渗流-渗流场 | 第70-100页 |
·渗流的理论基础 | 第70-72页 |
·渗流的基本概念 | 第70页 |
·达西定律 | 第70-71页 |
·连续性方程 | 第71-72页 |
·渗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| 第72-73页 |
·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| 第72页 |
·定解条件 | 第72-73页 |
·有限单元法的渗流计算理论及步骤 | 第73-74页 |
·非饱和土渗透系数k u 的确定 | 第74-88页 |
·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| 第74-78页 |
·土壤水分特征曲线(阔叶林,楠竹林) | 第78-88页 |
·阔叶林小区饱和-非饱的渗流场模拟 | 第88-98页 |
·饱和-非饱和渗流场模拟的理论基础 | 第88-91页 |
·阔叶林坡地饱和-非饱和渗流场的模拟 | 第91-98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98-100页 |
6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研究-应力场 | 第100-125页 |
·总应力理论下的土壤抗剪强度 | 第100-111页 |
·土壤-根系复合体直剪试验强度(限定破坏面) | 第100-105页 |
·重塑土不固结不排水三轴(UU)试验强度(不限定破坏面) | 第105-111页 |
·有效应力理论下的抗剪强度 | 第111-115页 |
·三轴CD试验强度包线及应力应变曲线 | 第112-113页 |
·三轴CD试验固结排水、剪切排水性状 | 第113-115页 |
·非饱和土理论下的抗剪强度 | 第115页 |
·非饱和土的应力场 | 第115-123页 |
·强度折减法 | 第115-116页 |
·阔叶林坡地非饱和应力场的模拟 | 第116-12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123-125页 |
7 结论与讨论 | 第125-129页 |
·结论 | 第125-127页 |
·建议 | 第127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3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39-140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40-141页 |
成果目录清单 | 第141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