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中央报社论文

《北京青年报》十年(1998—2007)对职业女性报道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5页
文献综述第5-9页
前言第9-13页
 一、本文的研究对象第11-12页
 二、文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1、抽样调查第12-13页
  2、文本分析第13页
第一章 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职业女性第13-22页
 第一节 中国职业女性群体的发展阶段第14-17页
 第二节 当前职业女性群体发展状况及特点第17-21页
  一、当前职业女性群体发展概况第17-20页
  二、当前职业女性群体发展特点第20-21页
 第三节 对中国职业女性群体发展的思考第21-22页
第二章 新闻媒体对职业女性生活状况的反映第22-39页
 第一节 对《北京青年报》抽样的数据分析第23-29页
  一、报道方式和篇幅第23-24页
  二、所报道女性的职业分布第24-25页
  三、所报道职业女性的年龄状况第25-26页
  四、报道内容分布第26-28页
  五、职业女性对工作、生活满意度情况第28页
  六、报道版面分布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对《北京青年报》抽样调查的文本分析第29-39页
  一、《北京青年报》对职业女性报道的内容分析第29-36页
  二、职业女性报道所在版面变化的分析第36-37页
  三、对传媒行业职业女性报道中影视、音乐界明星的报道占到9096以上第37-38页
  四、职业女性报道选题紧跟热点新闻第38-39页
第三章 媒体中的职业女性形象分析第39-41页
 第一节《北京青年报》对职业女性报道的成功之处第39-40页
  一、重点突出报道了中青年职业女第39页
  二、专稿和评论的报道内容符合现阶段职业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第39页
  三、对职业女性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报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第39-40页
  四、报道中客观的反映出职业女性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第40页
 第二节 《北京青年报》的十年抽样分析中反映出的不足第40-41页
  一、对中老年职业女性报道不足第40页
  二、应增加对婚姻家庭的报道内容第40-41页
  三、协调对工作和心理身体健康状况的报道第41页
第四章 思考和建议第41-47页
 第一节 对《北京青年报》职业女性报道的建议第41-44页
  一、所报道的职业不均衡不能够全面展现现代职业女性工作状况第41-42页
  二、50-70 岁年龄段的中老年职业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应受到重视第42页
  三、利用都市报版面多的优势,将职业女性的报道走副刊化的道路第42-43页
  四、加强和社会调查组织以及主流报纸杂志的合作第43-44页
 第二节 关于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困惑的反思第44-45页
 第三节 对职业女性形象的反思第45-47页
  一、在《北京青年报》的报道中的职业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第45-46页
  二、抽样中职业女性的角色大多数具有独立人格第46页
  三、抽样中所报道的职业女性,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参与者第46-47页
小结第47-48页
附 文本分析表格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0页
致谢词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循环农业模式分类与实证研究
下一篇:城市边缘区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--以唐华清宫遗址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