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3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Wiki协作式测试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Wiki协作式模型通过QTI规范实现在线测试系统 | 第10-12页 |
·本文的工作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XML技术与QTI规范研究 | 第13-27页 |
·XML技术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XML语言历史 | 第13-14页 |
·XML模式语言介绍 | 第14-15页 |
·访问XML内容和文件方式 | 第15页 |
·QTI规范研究 | 第15-19页 |
·IMS组织 | 第16页 |
·ASI信息模型 | 第16-18页 |
·结果报告信息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XML绑定 | 第19页 |
·基于Wiki的协作式学习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通过QTI规范设计协作式测试的模型 | 第20-27页 |
·传统在线考试中试题举例 | 第20-21页 |
·题目的QTI规范化设计 | 第21-23页 |
·题目的Wiki规范化设计 | 第23-24页 |
·Wiki模型QTI模型转换器 | 第24-25页 |
·使用协作式模型的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7-44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27页 |
·系统设计流程 | 第27-28页 |
·总体网络拓扑 | 第28-30页 |
·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分析工具的选择 | 第30页 |
·系统需求获取建模步骤 | 第30页 |
·系统功能性需求描述 | 第30-32页 |
·在线测试系统中的参与者 | 第32-33页 |
·系统中的用例及用例文档 | 第33页 |
·系统需求模型---用例图 | 第33-38页 |
·系统的总用例图 | 第33-34页 |
·系统管理员的用例图 | 第34-35页 |
·题库和试卷创建者的用例图 | 第35-36页 |
·试卷审核者的用例图 | 第36-37页 |
·应试者的用例图 | 第37-38页 |
·试卷批阅者的用例图 | 第38页 |
·系统需求分析建模 | 第38页 |
·分析类 | 第38-39页 |
·边界类 | 第39页 |
·实体类 | 第39页 |
·用例实现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创建用户活动图 | 第39-40页 |
·创建题目活动图 | 第40-41页 |
·试卷创建活动图 | 第41-42页 |
·参加考试活动图 | 第42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在线考试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4-60页 |
·系统设计建模步骤 | 第44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44页 |
·体系结构分层 | 第44-46页 |
·表示层 | 第45页 |
·业务逻辑层 | 第45页 |
·数据操作层 | 第45页 |
·体系结构的子系统划分 | 第45页 |
·三层体系结构到类的划分映射 | 第45-46页 |
·设计实体类的属性及操作 | 第46-51页 |
·用户相关的类 | 第46-47页 |
·题库相关的类 | 第47-48页 |
·试卷相关的类 | 第48-50页 |
·成绩相关的类 | 第50-51页 |
·日志相关的类 | 第51页 |
·设计类之间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
·借助交互图实现用例设计 | 第52-54页 |
·创建用户时序图 | 第52页 |
·创建试卷时序图 | 第52-53页 |
·参加考试时序图 | 第53-54页 |
·数据库设计 | 第54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在线考试系统的实现 | 第60-71页 |
·系统界面开发 | 第60页 |
·基于.net三层架构 | 第60页 |
·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| 第60-68页 |
·登录管理实现 | 第60-61页 |
·基于QTI规范的题库实现 | 第61-63页 |
·试卷的呈现 | 第63-65页 |
·应试者答题和答案提交 | 第65-68页 |
·服务器的选型 | 第68-71页 |
·服务器选择要素 | 第68页 |
·服务器类型的选择 | 第68页 |
·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 | 第68-69页 |
·服务器系统数据安全考虑 | 第69-70页 |
·硬件服务器平台配置 | 第70页 |
·支持软件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1-73页 |
·总结主要研究工作 | 第71页 |
·展望后续研究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